郭春荣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委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医学基础实验室副主任
HEALTHTLIFE俗话说:“十人九胃”,通常指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有胃病,说明脾胃病患者多,可能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下面结合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脾胃病防治和养护的经验,跟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利用宝贵的中医药资源更好的顾护好脾胃,从而使身体更健康。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为全身气血生化之源”,可见脾胃好,身体的各项机能就会变得更好。首先谈谈什么是脾胃,可能很多人对“胃”不陌生,但有很多人会问,什么是脾,中医说的“脾”跟西医上的“脾”有什么不同吗?西医角度,脾属身体中的免疫器官,将脾切片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对抗病*等外来有害微生物。西医定义的“脾”有时也会干坏事,当人体免疫紊乱的时候,它可能会将自身的细胞或组织当成敌人,进行攻击,这就是自身免疫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中医的脾胃是消化系统的整体称谓,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运化水谷及运化水湿、脾主统血。中医的脾胃消化五谷杂粮及肉食,主宰水液代谢。因此临床上脾虚患者除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外,湿气也较重,舌苔厚腻,头身困重。另外,有些人会有出血倾向,如女性容易月经过多,可能与脾虚有一定关系。那么我们知道中医注重顾护“脾胃”有多么重要了!
临床上最常见的脾胃病-胃炎,从西医角度,胃炎按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按病理表现可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病变基本累及粘膜层,萎缩性胃炎病变可导致腺体萎缩,消化功能受损,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甚至发展成胃癌。治疗一般采用根除HP、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方法。中医将胃炎归为胃痛病、胃痞病范畴。中医采用的治疗以人为本,辨证施治,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平日养护也应遵循自身的体质与辨证,切不可盲目服用滋补类调养品,可能适得其反。下面我们将胃炎常见的中医证型写成通俗的语言与大家一起分享。
01
外邪侵袭型
此类型的胃病一般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风、寒、暑、湿引起,最常见的就是寒邪。如“着凉了,胃不舒服或拉肚子”,一般患者有明显的诱因,舌苔较白,有畏寒等表现。病情较轻时可以用一些生姜煮水喝,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也可以用热敷的办法缓解症状。平日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衣物,以免受外邪侵袭。
02
肝气不舒型
此种类型的胃病在生气、发怒、抑郁时发作较明显。由于肝主疏泄,肝气不舒,可致肝气犯胃,最终导致胃部症状。此类病人除自身需要调节情绪外,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舒肝散、逍遥散之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单味中药如玫瑰花、陈皮等泡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志,中医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均对人的五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怒伤肝、喜伤心、思虑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大家在生活中保持心态平和是非常重要的养生之道。
03
饮食积滞型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经历,逢年过节,大吃大喝,节后就开始“闹肚子”,并且出现了节后综合症,其实这都与脾胃的过度运作有关系,也验证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脾胃功能与全身功能都息息相关。饮食积滞病人会出现胃胀痛、反酸、打嗝、放屁较臭等表现,舌苔较厚腻。此时需要给你的胃肠道减负,减少食物的摄入,特别是油腻荤腥。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和丸、健胃消食片等消食导滞类药物治疗。单味中药如山楂、麦芽等煎水服用也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大家切记,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给我们的娇弱的脾胃增加负担。
04
脾胃虚弱型
上面几种均有明显诱因的胃病类型,而此类脾胃虚弱型是由于年老体弱,先天禀赋不足为内在原因。此类患者平日神疲体倦、乏力不舒,胃部症状时轻时重,有时是隐隐作痛。此类患者平日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健脾丸、香砂六君丸等药物健脾益气,对加强脾胃功能有一定的帮助。饮食宜清淡消化食物为宜,还可以参加一些适度的体育锻炼,经常按揉足三里、中脘穴等保健治疗穴位,对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有较大的帮助。
以上是经常碰到的一些脾胃病患者的表现和证型,当然每种疾病都非常复杂,经常会有较多兼夹证患者,那就需要根据医生的经验用药遣方。因此,大家遇到较严重的症状时,医院寻求医生处理,切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轻重建议患者做一些检查如幽门螺杆菌(HP)测定、胃肠镜等。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到全身的气血运行,大家需要及时调整和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作者简介
Introduction
郭春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医学基础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执业中医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分会委员;师侍上海脾胃病和呼吸病专家李福凤教授,专研脾胃病和呼吸病的中医药科研及临床诊疗,并从事中医四诊规范化研究。从事病理形态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主持并完成上海市卫计委课题“从rho/rock信号通路研究宣肺平喘方调控哮喘气道重建的分子机制”,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5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