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体少不了健康的饮食,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哪些才是我们最需要且营养价值丰富的健康食品呢?
杂粮,因为口感较差,制作也费时费力,一般的人对杂粮仍是敬而远之,有时候只是在煲粥的时候加一点进去,而平时却很少食用,但事实上杂粮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天然食品,经常食用,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养生的,如何改善粗杂粮的口感,做出好吃的粗杂粮饮食呢?
黑米
黑米最适合秋季滋补。《本草纲目》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在秋季,无论煮粥还是煲汤,均是一种滋补佳品。
黑米做法其实非常简单,很多人喜欢其煮粥,粥最养人,老幼秋季皆宜。也有将米粉碎了做米糕、米线、卷粉的。
玉米
初秋煮鲜嫩的玉米棒吃,口味浓香,质轻易于嚼,是老幼皆宜的补益佳品,糯玉米和甜玉米都是上选。烤玉米是煮熟的玉米棒子穿在木棒上在炉火上烤出焦色,有的还撒上调料粉,口味很好。
玉米面饺子、包子、馅饼也是很适合秋季食用的。欧洲人更总结出了科学的吃法:一是玉米饼。将蒜粉、黑胡椒、芹菜等掺在玉米面中,用西红柿汤调和,可降低胆固醇。二是玉米粥,中国人也普遍食用。三是用玉米粒做玉米羹汤、沙拉,既美味又有营养。
需注意的是,吃玉米时务必要把胚尖全部吃进,因为玉米的许多营养都集中在这里,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的作用。
小米
小米的吃法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饭,三是磨成小米面蒸着吃。这三种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小米熬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全面,有“代参汤”之美称,尤适宜食欲欠佳、肠胃不好以及贫血的人在秋季食用。
中国北方的女性在生育后,一直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中医认为其滋补力最强。小米还可和豆类一起煮粥,将小米、紫米、玉米、红豆、绿豆、花生豆、红枣一起煮熟至黏稠状即可。
高粱
高粱的主要利用部位有子粒、米糠、茎秆等。其中子粒中主要养分含量: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纤维2~3%、淀粉65~70%。
高粱籽粒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食用方法主要是为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但大便燥结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
*豆
*豆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着来吃,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过蛋和奶的营养。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
黑豆
黑豆的吃法很多,黑豆可煮、可炒、可做豆腐、生豆芽,也可制成黑豆粉食用。例如黑豆粉可撒在饭上,或拌面、色拉,或是用来做面包、麻糬。用黑豆做成的豆腐则可凉拌、卤或红烧。
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注意饮食常运动,杂粮吃起来,身体运动起来,健康常伴我们左右。
国家公共营养师|母婴、美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