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127/4766229.html“燕窝其实是一场骗局?”“即食燕窝就是糖水?”近日,职业打假人王海与网红辛巴愈演愈烈的对峙,让燕窝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为什么是燕窝?《年中国大健康消费发展白皮书》显示,在滋补养生类目中,燕窝独占鳌头,成交额占比接近三成。
朋友圈里燕窝取代面膜被经常刷屏,电商平台直播网红也纷纷带货即食燕窝,产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这次,也不过是一次集中爆发而已。
保健食品一直是重灾区,传统真的是难以抗拒的,不是几篇科普小文就能扭转几千年来堆积起来的习惯。人参、燕窝,对于一个崇尚吃的民族,那是金字塔尖上的尖货。“哥吃的可不是燕窝,哥吃的是奢侈。”
讨论这些奢侈食品的营养成分,成本是多少,含什么唾液酸之类的物质多少等等,都是攻错了靶子。尽管确实如科普文里所说,燕窝的营养不如鸡蛋。那又如何!茅台还醉人了呢,喝多了一样说胡话。即使喝进了ICU,那也是喝茅台喝进去的,有木有一种虽死犹荣的自豪。据说,某前大人物的老婆XXX来在公爹的葬礼上晕厥,经查是长期吃冬虫夏草吃到重金属超标。你有那个把自己吃出重金属超标。喝茅台喝进ICU的实力吗?
糖水又如何。只要营销做得好,老鼠尿也能变成宝。哲学家霍尔巴赫就说“奢侈是一种冒名顶替,人类同意借此相互欺骗,甚至设法欺骗自己”,从这层意义上说,吃燕窝既是一种身份标签识别确认,就像爱马仕的包包;也是对自己的心理抚慰,哥就喜欢这个味。弗洛伊德管这叫“强化的自恋”。无他,人性耳!
一个“茗挚燕窝”倒下去,千万个XX燕窝站起来。在上述的报告里还指出,作为传统滋补品的燕窝,正成为青年群体养生与馈赠消费的心头好。营销的力量是巨大的,营造时尚感和时髦感,是广告大师们的基本功,没这两把刷子,商家能抱着钱往广告公司的怀里送。广告公司,吃啥?喝啥?
“真假”讨论来讨论去,也只是个比例含量问题。用教科书里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话语说,野生燕窝的采集难度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贵,有贵的道理。用糖水稀释,甚至直接合成,当然违法,该严惩。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此风不会停。除非燕窝被普遍接受为普通的一般食物。我们对抗的是几千年的思维惯性,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