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共有鱼类种,其中中是特有种,65中受威胁鱼类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WangandXie),并且被划分为五类受威胁等级,即灭绝(2种)、野外灭绝(2种)、极度濒危(5种)、濒危(36种)、易危(20种)。值得注意的是,有69%的受威胁或灭绝鱼类是长江流域特有种。灭绝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过度利用、污染、过度捕捞和外来物种入侵,这些因素不仅加剧勒灭绝速度,还普遍降低了地方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物种组成(Dudgeonetal.;Duffyetal.;Secretariatof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的主要问题是湖泊和支流与主河流的连通性丧失。从历史上看,这些湖泊与长江干流和支流交错,形成了复杂的湖泊河流网络。在这个系统中,鱼类种群可以在湖泊自由迁徙,跨支流活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除洞庭湖和鄱阳湖外,所有的湖泊都出于水利工程修建了闸门,(这种做法)破坏了流域的连通性。首先,大多数鱼类有在流水中产卵的习惯,产下的卵在水中漂流。鱼卵孵化后的小鱼随流水游动,进入湖泊中生活、滋养。成鱼会从湖泊转到河流过冬或产卵。其次,与河流相比,静水可为鱼类提供更多的有机物(浮游生物、水生高等植物和底栖动物)(Gongetal.)。湖泊是对鱼苗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的环境。三峡大坝和闸门阻碍鱼苗和幼鳗进入湖泊补充营养、生长,或阻碍产卵的鱼类游回河流或海洋产卵。因此由于缺乏补充群体,许多鱼类资源已经枯竭。事实上,近期有研究发现过去三十年间,长江流域水域连通性的丧失已导致鱼类多样性减少38.1%(LiuandWang,)。例如,长江有中华鲟(A.sinensis)、长江鲟(达氏鲟)(A.dabryanus)和白鲟(P.gladius)。葛洲坝阻碍了溯河的中华鲟洄游产卵。尽管在葛洲坝下重建了产卵生境,但是物种丰度大幅下降(Weietal,)。近期研究表明白鲟濒临灭绝或是已经灭绝;事实上,一项针对长江上游的为期三年的水声研究未能探测到任何长江白鲟,尽管研究包括了该物种近来唯一已知的产卵地点(Xieetal,;Zhangetal,)。自年以来就没有捕获过成鱼,也没有发现幼鱼群(Zhangetal,)。污染和过度捕捞同样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因。超过四亿人口生活在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流域,并且是中国GDP40%的来源(PittockandXu,)。出于这个原因,大约中国一半的废水排放至长江流域(Dudgeon,),点源污染和工业废水带来的污染加重了氮素径流(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以及源自农业用地的磷和农药,还有船舶排放的污染物(LiandZhang,;Xueetal.)。仅有31%的水样(主要来自长江上游)是I类和II类水质标准,可用作饮用水源;长江下游大部分水质属于III类甚至更差,不能做作为饮用水源。然而有证据表明,由于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部分地方情况有所改善(MEP,)。废水和污水排放导致长江部分区域水体和饵料生物污染,产卵地遭到破坏,鱼群数量减少,产量下降,甚至鱼类死亡率上升(Fuetal.)。关于长江流域的渔类活动,捕鱼工具有多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网眼密集的长网、麻料长网、扳罾、鱼笼。近97%的鱼类产量来自三峡大坝下的长江流域(Chenetal,),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泛滥平原湖泊(Fangetal,)。过度捕捞还导致部分鱼类资源减少,例如长吻鮠(Leiocassislongirostris)因其鱼鳔干制十分珍贵而遭到过度捕捞,其上市量大幅减少,几乎很难在市场上见到(Chenetal,)。水生生态系统由诸多相互作用的不同成分构成,他们的变化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尽管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最终导致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丧失,但是对该生态系统功能造成最大影响的是连通性丧失。当然,让生态系统从资源过度利用下得到喘息和恢复十分重要,例如禁渔令这类行动如果不加以清晰规划,将造成灾难。在保护行动的规划过程中,你必须考虑到涉及该方案的各方:人与自然。不能将(保护行动)工作割裂开来,不然计划终将失败。所以,如果人和因素没有被考虑在保护方案中,即便意图是积极良好的,也会造成不理想的结果。渔民则代表了一块奖章的两面:一方面因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他们或许导致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他们代表着长江流域的“地方生态知识(LEK)”。“地方生态知识(LEK)”是指生活在特定生态系统的人群,通过利用生态系统的资源并且在于自然共生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因此,渔民是最了解长江流域的群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应该被融入保护方案。对当地人民的激励是支持保护项目的积极方法,但是须建立这类激励机制,从而使得渔民仍是保护努力整体中的一部分。三十万渔民蕴含着大量的本土知识,不应被遗失,应该用于生态系统恢复。禁止所有渔民进入长江流域不仅造成社会影响,还会导致非法捕鱼活动剧增。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会”)统计,年共有余人因非法捕捞被抓获,多套电鱼设备和多件非法捕鱼工具被没收。年,绿会成立了反电鱼协作中心,有名志愿者坚持在长江流域巡护。此外,年2月1日,绿会研发了名为“江湖眼”的应用,适配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用于打击非法捕鱼。可以通过苹果和安卓的应用商店下载使用这一应用。因此,将三十万渔民纳入(保护方案)对成功恢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具有很大帮助。渔民更了解河流循环。他们可在与流域有关的教育部门任职,帮助研究人员,在水产养殖场工作,或者参与反非法捕鱼活动巡护,以及在有关河流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提供咨询。同样,禁止捕鱼活动可能会有些许帮助,但这只是有待解决问题中的冰山一角。严重影响流域内鱼类生存的主要问题是连通性丧失。保护方案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将人类与自然建立在共同的理解基础之上。*数据补充1: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淡水鲸类2种,鱼类种,浮游植物余种(属),浮游动物种(属),底栖动物种(属),水生高等植物余种。流域内分布有白鱀豚、中华鲟、达氏鲟、白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圆口铜鱼、岩原鲤、长薄鳅等特有物种,以及“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目前,长江流域已建立水生生物、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处。(来源:关于印发《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的通知*数据补充2:截至年5月,反电鱼协作中心共协助地方执法部门破获电捕鱼案件多起,协助各地渔*部门开展执法工作余次,涉及电鱼设备多套、违法网具多付。反电鱼网络已经覆盖了12个省,建立了53个志愿者工作站,拥有近1.5万名志愿者。(来源:从钓鱼人到鱼卫士)*原文作者:SaraPlatto博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生物与伦理科学委员会(BASE)秘书长及野生动物救护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参考文献:ChenD,DuanX,LiuS,ShiW().StatusandmanagementofthefisheriesresourcesoftheYangtzeRiver.In:W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