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转凉后,人的食欲也逐渐旺盛起来,很多人开始盲目“贴秋膘”,使得脾胃的负担变重,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溃疡等多种脾胃疾病。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那么秋季养脾胃就要多方面入手了!
首先,饮食方面。一般而言,秋季健脾养胃的食疗是调理脾胃的最佳选择,其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推崇的粥有:
山药粥:山药(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适量。山药切成小块用油炒过加入蜂蜜,将大米熬成粥,加入炒过的山药再煮开,即可食用。山药为滋补肾、脾之佳品。
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净捣碎;枸杞15克,洗净;大米50克,洗净,加适量水同煮成粥。为神经衰弱、小便余沥不尽的食疗佳品。
鸭梨粥:鸭梨3个,洗净去皮、去核、切块。加适量水煮半小时,将大米50克洗净,煮成浓粥。快熟时加入梨汁及梨块,同煮至熟。有润肺清心、祛痰隆火之功。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湿,亦可让脾舒畅。炒香的食物多具养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面食烤成半焦半糊时即有香味,亦可养脾。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吃锅边上烤成焦黄色的玉米饼子或馒头,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黄色的面包又焦又脆,此当属养脾之物。
其次,艾灸有温阳之功,最适合调理脾胃。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针灸胃经合穴足三里。
最后,保持好心情,平和心态助益脾胃。想要保养脾胃,除了在饮食、调养方面需要特别的注意之外,还应该从精神层面上丰富内心生活。减少出现暴怒或者是焦躁,这些情况都会损害身体中的阴虚,导致肝火旺盛出现上火的情况。特别是秋天原本就是燥热比较严重,这个时候如果发脾气上火对于身体的伤害很大。所以说,秋天收敛自己的心性,保持好心情,对身体健康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