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至睡好子午觉,阴平阳秘身体好后附2款 [复制链接]

1#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恪遵宪度抄本》

6月21日17:13:40,夏至如约而至,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斗指午。

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夏至日。这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尤其到了正午时分,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是北回归线以北方地区日影最短的时候,所以古人认为夏至日“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夏至的天地万物皆围绕着阴阳分立来应运而生的,《礼记·月令》中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

鹿角解

夏至时节,阳气盛极而渐衰,鹿作为属阳的山兽,其长角便感知阴气生而渐脱落。

二候

蝉始鸣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雄蝉更易感阴气,打破夏日的宁静,其腹部鼓膜震动而奏乐高歌,为的是吸引雌蝉交配。

三候

半夏生

夏至后,天地之气由阳入阴,出现一味居夏之半而生的药材,名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

夏至,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彼时,天地之间阴阳消长,万物繁茂到极点,阳气外发达到极致,而后转为收敛、沉降,阴气开始复生。

中医说“夏至一阴生”,这是一年中阴阳转化的重要节点。

对于我们来讲,则是要顺应阴阳转化。在阳气最旺的时节,要继续养阳、养脾胃。同时,扶助初生的阴气生长,让阴阳二气顺利交接。

所以,护阳养阴是本节气的调养重点。

有什么事半功倍的夏至养生方法呢?夏至日,不妨睡个子午觉,顺时食养,为入伏打好基础。

夏至养生需重视子午觉

白天为动、为阳、为消耗;晚上为静、为阴、属修养。天地人和,因时制宜,子时和午时两个时辰为人体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如若在天地阴阳转化之日-夏至,顺应天时,有意识配合自身“阴”“阳”转化,则“阴”“阳”各居其位,各谋其职,可谓“阴平阳秘,邪不可干”。如逆势而为,则耗伤气血,阴阳失衡。由此,在夏至这个重要的节气,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也不宜熬夜,睡好子午觉,要让人体阴阳顺畅转换。

子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为夜晚11点至凌晨1点,此时胆经当值。子时身体的气降到了极低点的会阴穴,气开始往上回升,气之始生为阳。子时一阳初生,此时入睡则养身体的升发之气,而如果还未进入睡眠状态,身体的阳气升发则反而容易变精神,难以入睡。

故夜晚睡眠前应营造睡前条件和环境:忌睡前过于兴奋。避免思考难题,忌看惊悚电影,避免听快节奏音乐、避免激烈运动等;忌睡前进食,增加肠胃负担。如宵夜烧烤、饮酒、奶茶、咖啡浓茶等;宜心态和身体放松,适度拉伸,热水澡或泡脚,芳香助眠如香薰或香囊等。

午时即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心经当值,午时一阴生,此时我们身体的气往上升到极高点的百会穴,而开始下降。此时午睡不仅有助于身体阴阳转化,还可养心除烦。午睡的最佳时间应选择午饭后半小时左右,20-30分钟为宜,如不能入睡,不必强求,平躺闭目调整后休息。

顺时食养

当归生姜羊肉汤

俗话说,“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可能有人会不解,羊肉汤不应该是寒冷的冬天应该喝的吗?夏至时节喝岂不是热上加热?

其实,夏至正是外热内寒的时节,此时人体阳气在表最旺,但我们的脏腑反而虚寒到极点。这个时候大家普遍喜欢吃点凉的,冷饮、冰淇凌、西瓜……

不仅容易损伤脾胃,出现腹泻等问题。潜伏在体内的虚寒,到了冬天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冷、阳虚、怕冷等问题。

所以,阳虚虚寒体质的朋友,可以在夏至喝些温补的羊肉汤,这是“冬病夏治”的智慧,可以将体内潜藏的寒湿邪气趁此机会赶出去。

当归生姜羊肉汤

羊肉g、当归15g、生姜30g

1、羊肉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

2、羊肉放入砂锅,加羊肉汤,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1.5小时;

3、加入生姜和当归,煮15分钟;

4、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道经典的传统药膳,出自《金匮要略》,擅治一切血虚寒证。

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认为此方:“当归温补肝血,生姜温阳散寒,羊肉温补肝阳,滋补木中生气,以助升达。加生姜以行其寒滞,故诸病皆愈。”

当归不宜久煮,久煮后当归油发挥完后,剩下的当归碱是破血而非补血的,这样养血效果反而不好。

此汤还可以预防风寒感冒、改善贫血等问题。但需要注意,处于感冒期间以及内火旺的人群不宜饮用。

清凉酸梅饮,给燥热汗多的人消暑

从五运六气来看,壬寅年肝木过旺,肝气疏泄太过,容易引起咳嗽、头疼脑热、精神倦怠、虚热心烦的情况。

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说:“内在的疏泄异常、胆火上逆,引起的虚热症状,不能用泻火药,而得调整肝木的疏泄,收敛外浮的胆火。”

对于气机疏泄失调引起的虚热情况,夏日必不可少能解暑的酸梅饮。

酸梅饮

乌梅15g、玫瑰6g、山楂3g、陈皮3g、甘草2g、冰糖适量

1、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锅中;

2、倒入ml水,煮30分钟;

3、放入适量冰糖,熬至融化后盛出,适量饮用。

酸梅饮的配方重点是乌梅,起到滋阴、收敛作用。

乌梅与山楂、甘草是酸梅汤的标配,甘酸化阴,以缓解夏日阴虚阳浮所致的口渴多汗、心浮烦躁诸症。

酸梅饮清热消暑、开胃消食,可以预防缓解夏季常见症状,如心烦燥热、头疼脑热、精神倦怠、汗出过多、没胃口。

喝常温的其实比冰镇的更解渴。冰镇能疏解胃热,但恐伤脾阳,脾阳伤则津难生,渴反而难解。

另外需要注意,孕妇、女性经期、感染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的情况不宜饮用。

天灸正当时

从夏至起,可以开始天灸了。

天灸,就是给背部晒太阳,这是不花钱就能借助天时“冬病夏治”的养生妙招。

我们背部的后正中线,有督脉贯穿,可以调节全身阳经之气,有“阳脉之海”的称呼。

所以,夏日天灸,是补充身体阳气、气血,排出身体陈年寒湿邪气的好机会。

天灸时需要注意

1、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

2、坐在高度合适的凳子上,背对太阳,腰背拱起呈弧状,头可以缩进两臂之间;

3、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以微微出汗为宜;

4、不宜当风,结束后不要立刻进入空调房和洗澡;

5、保护好头部,避免暴晒过度,防止中暑。

广州中医院治未病科服务宗旨

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服务人群

①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

②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③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

④理化指征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

⑤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

⑥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

⑦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理者。

供稿:治未病科

部分来源于大家中医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李龙浩

初审:李红梅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