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生态文明旗,走生态健康路!
春季养生重生养,万物始生要护阳。
力戒暴怒忌忧郁,心胸开阔把花赏。
棉衣不宜立即去,早卧早起行厅堂。
饮食酸涩生冷忌,鲜菜麦枣豉葱良。
不可默坐免气郁,加强锻炼正气长。
防病保健也重要,贵众甘草蓝根尝。
添甜方可解春困,纳蜜有助清肺脏。
省酸增甘养脾气,防寒保暖抵邪狂。
早睡早起顺春气,多甜多辛安体强。
顺肝助脾全身畅,五脏平和利健康。
春分去年花里逢君别,元迎探惜各西东
春分,时间点一般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经0°。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南北半球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也就有了“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这样的谚语。过了春分这天,北半球的白天会逐渐变长,夜晚会逐渐变短;南半球则相反。除此之外,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所谓“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农民们又要忙起来了。
春分三候
第一候:玄鸟至。
第二候:雷乃发声。
第三候:始电。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养生要领
春分节气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和激素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且春分节气平分昼夜、寒暑,因此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还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此节气的养生关键是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和对药物的使用。另外,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该注意,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食用韭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应该配以蛋类等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又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为防止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引起脘腹不舒,要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滋补原则
春季,由于肝气的旺盛和脾胃阳气的虚弱,会导致食欲下降。所以,平时注意进食一些偏温的食物有助于辅助脾胃阳气的振奋,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多食小麦、黑麦、小米、蚕豆等杂粮,而不能多食性寒的食品,如春笋。古人云:“虚人食笋,多致疾也。”
尽管春季要养阳,可以适量的吃一些偏暖食物以达到扶助阳气使其旺盛的功效,但是,如果过多地食用这些谷物食品,就会出现助阳升火的弊病。所以,五谷杂粮不宜多食,同时也要注意少食过于辛辣的食物及油炸、烧烤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春季,肝气正旺,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木偏亢从而影响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火和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多发的主要原因。甘甜的食物有助于防止肝气过旺,可以多食一些富含蛋白质、糖类、纤维素、微量元素的食物,以求达到养肝护脾的功效。饮食平淡符合春季平补原则,如荞麦、米仁、红小豆、豆浆、芝麻、山药等都能柔肝养肺,且长期食用均无不良影响。
清明睹物思亲常入梦,雨落堤岸桐始华
清明,时间点一般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经15°。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有天清地明之意。从这天开始,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清明三候
第一候:桐始华。
第二候:田鼠化为鴽
第三候:虹始见。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养生要领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天气阴凉,易造成阴阳失调,应补肾、调节阴阳虚亢。清明时节常见与阴阳调节相关的症状有:肝肾阴虚证(头晕眼花,目涩而干,耳鸣耳聋,腰酸腿软,足跟痛);阴虚阳亢症(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湿潮红,四肢麻木);阴阳两虚证(头目昏花,行走如坐舟船,面白少华,间有烘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有水肿)。因为这些症状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过之时,常常影响肝木之疏泄、肾水之涵养。因此养生应调和阴阳、扶助正气,采用综合调养的方法。如情志调摄,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方式,例如踏青赏柳、散步练功等,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
滋补原则
清明时节进补可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另外,春季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品,如荠菜、菠菜、枸杞子、蒲公英等。这些食物对于因冬季过食膏粱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亢者,可起到清热解*、凉血明目、醒脾开胃等作用。另外,遵循春季养肝的原则,可用芡实、地*、防风、枸杞子、*精、玉竹、沙参等进补,还可选食具有开补作用的首乌肝片等以助肝气之升发。
谷雨布谷鸟儿声声唱,庄稼地里播种忙
谷雨,时间点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经30°。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的说法。“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对谷类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也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在我国沿海地区,渔民会在谷雨这天举行盛大的海祭,祈愿这一年出海打鱼能够平安吉祥。因此,谷雨又被渔民称为“壮行节”。
谷雨三候
第一候:萍始生。
第二候:鸣鸠拂其羽。
第三候:戴胜降于桑。
牡丹图
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养生要领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由于谷雨时节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病的发病期,预防的办法是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波动,特别不要生气。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
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
滋补原则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人体消化功能处于旺盛时期,也是滋补身体的大好时期,适当进补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其次,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儿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食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因此春季饮食调养宜多食甜,少食酸。再有就是春天饮食调养要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另外,春季不宜大补。升补属温补,应多选择一些滋阴清热的产品,如山野鸡、食用菌、山药、山野菜、白果、鹿肉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物推荐
春回大地,美丽绽放
~欢迎点赞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