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快速分辨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附药食调 [复制链接]

1#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种身体虚,表现各不同,调理更不一样。我们常说“体子虚”,需要进补,那么,您知道什么是“体子虚”吗?首先,所谓“虚”,内经有云“精气夺则虚”。内经所说的“精气”,其实就是身体的正气,通俗地说,包括我们常说的“阴阳气血”四种。因此,简单说“体子虚”,并不能真正指导如何养生。

中医诊治一般要先辨虚实,再结合望闻问切,区分阴虚、阳虚、气虚还是血虚。不同的虚症“侵犯”不同脏腑,都有其独特的症状表现,要知道顾客哪里虚、哪种虚症,就要靠辨证论治。

虚症/实证

阴虚/瘦干型

想要知道什么是阴虚,首先还得明白什么是“阴”。所谓阴,就是与“阳”相对的一种属性,请注意,描述为“属性”。也就是一类事物、功能的特性。内经将阴暗、寒冷、安静、瘦小、收敛、向下等一系列形容词归纳为“阴”。对身体来说,阴也可以“具体化”,比如脏为阴,血为阴等等。我们也常把身体的津液、营血称为“阴津”,它们起到滋润身体的作用。

阴虚的人往往体形消瘦,常常感觉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

但不同脏腑的阴虚,也有不同的病症,尤其肝阴虚、肾阴虚常常相互影响,同时出现。

阳虚/冰冷型阳和阴是对立的,所以,“阳”是一类明亮、温热、运动、肥大、扩张、向上的属性。对身体而言,具体化的表现就是腑为阳、气为阳等等。简单一点说,也就是一切温暖火热都和阳有关。阳虚的人属于冰冷型,夏天症状轻,冬天症状重。非常怕冷,冬天手脚发冷得厉害,甚至一夜都捂不暖,还伴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症。气虚/林妹妹型严格点来说,气血其实可以看作阴阳之下的一组“物质”,而“气”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而“血”则是有形的、在固定路径循行的。“气”主要体现在脏腑的功能上,可以说,所有的生命活动,其本质就是“气”,因此,中医最注重“气机”的调理;气虚,我们可以说成气机不足,也就是生命活动的减弱、代谢水平的地下、精神状态的下降等等;气虚者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常常全身无力,没做什么就感觉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血虚/苍白型

气血一般是不单独理解的,唯有在字面上将它们分开论述。所谓“血”,我们更多以“营血”相称,也就体现了它的基本功能:营养。因此,营血之于机体,主要起到一个“形”的滋养问题。血虚,首先表现的就是“滋养”不足,但不能忽视的是,“血为气之母”,它是“气”的载体,离开了血,“气”也就成了无根之气,从而被无限发散。所以,血虚的人,也常有“气”不足的表现。

常说的“面无血色”,就是形容血虚的人。

血虚者面色发*或发白,口唇颜色淡,常头晕、失眠,女性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指甲苍白,常兼有气虚的症状。

不同虚症的补益类中成药推荐

阴虚

滋阴:虚则补之,阴虚需要补阴。但通常情况下,补阴被说为“滋阴”,也就体现了“阴”对身体的滋养特点。如何滋阴?粗糙点说,也就是进食一些多汁多液多水分的药食。再具体一点,还需要区分脏腑经络,以更好地滋阴。总之一个宗旨:滋养。比如枸杞桑葚能滋养肝阴,柏子仁枣仁可滋养心阴,石斛芦根滋养胃阴,百合蜂蜜能滋养肺阴等等。都有一个特点:比较多汁的食物,因此,滋阴需要注意防止碍胃。

宜滋补肾阴,增津生液,可服用六味地*丸、知柏地*丸、大补阴丸等。

六味地*丸,滋补肝肾,肝肾阴虚者均可使用。

大补阴丸,滋肾水,降虚火,此药对于阴虚火旺诸症颇有捷效。

阳虚

温阳:像补阴说成滋阴一样,补阳一般被说成“温阳”,同样是体现“阳”对机体的作用特点。如果把阳虚当作炉子里的火力不够,那么,温阳,其实就相当于往炉子里添柴,或者疏通闭塞的炉子,以使火力更旺。温阳的药食,基本就是甘温辛热之品,比如姜附温养脾阳。前人也总结出很多温阳的食物,比如牛羊肉,就是常用的温阳食物。温阳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进食大辛大热之品,以免阳亢生火。适宜甘温之品缓缓添之;

宜温肾助阳。可服左归丸、金匮肾气丸等。

右归丸,补肝肾、益精血。其作用较六味地*丸为强,两药区别在于右归丸是有补无泻,而六味地*丸补中有泻,右归丸适用于纯虚之证,而六味地*丸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注意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干口燥者忌用。

气虚

益气:因为气虚主要体现在功能的不足上,所以,气虚补气、健脾益气是我们用得最多的进补方法,操作起来也相对简便。比如人参*芪,就是常用的补气药食,很多朋友都有用来泡水的习惯,也不失为一种成熟的补气手段;

“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脾气旺,则肺气自充。故补气以补脾为主,健脾则可以补气,可用补中益气丸、补益资生丸、参苓白术丸等。

补中益气丸,调补脾胃、升阳益气。补益资生丸,补气健脾,开胃进食。

参苓白术丸,补气健脾,调中止泻。

血虚

补血:血虚其实和阴虚很难区分,所以,血虚补血,一般同时也有滋阴的效用。最常用的补血方法,是“健脾生血”,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促进脾的健运,让它生化更多的新鲜气血,从而起到“补血不足”的效果。大家对补血的药食也比较熟悉,常见的如当归熟地阿胶之类。当归龙眼炖乌鸡,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补血药膳。因为补血的大多是“血肉有情之品”,其味滋腻,所以也需要避免滋腻碍胃。

宜补血养血。可服用人参归脾丸、内补养荣丸等。

人参归脾丸,补养气血、健脾安神。

内补养荣丸,补气养血。

气血两虚

宜气血双补。可服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

八珍丸,调补气血,此药具有气血双补,阴阳兼顾之功效。十全大补丸,补气养血,此药较八珍丸滋补功效强,但药性偏温,所以适用于气血两虚且症见虚寒的病例。

人参养荣丸,补气补血、强心安神。此药常用于神经衰弱疾病,症见气血两虚的患者。但因心火亢盛,灼伤阴液所致的心跳失眠,烦燥不安等症患者不宜应用。

气血两亏,阴阳俱虚

可服用参茸卫生丸,人参鹿茸丸等。

参茸卫生丸,补肾壮阳,益气养血。其能起到补气助阳,养血滋阴的作用,但是仍偏于补气助阳。须注意的是此药方组成多为辛燥之品,如阴虚火亢引起的烦燥失眠,梦遗滑精,口燥咽干等症,不宜使用。

人参鹿茸丸效用与参茸卫生丸略同,作用稍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