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寒喝2碗暖脾粥,进补胜燕窝,为牛年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

宝妈们,晚上好呀!

昨天临时追了某女星代孕热的事情,今天继续我们的大寒节气推文哦。

从年01月20日,也就是昨天,正式进入了大寒节气,正好昨天也是腊八节。

再过15天,我们将迎来立春节气,将重新开启新一年的24节气轮回。

六师妹想说,感谢宝妈们的支持和陪伴,让我们一起走过了年的24个节气。

同时,我们要好好把握一年中最后一次的进补机会,顺应节气养身,做好内调和外养,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之所以叫大寒,是指在这个时候,寒到达了顶点。

腊八也一样,以寒为主,“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腊八是冬季最寒冷的一天。

所以,大寒节气外调的重点就是防风防寒,不然孩子就极易受寒感冒,内养可以通过喝粥,帮孩子驱寒、调体质,为来年打基础。

防风防寒

冬季的风又大又寒凉,最喜欢侵袭身体的上半部位,特别是头部和颈部,很多孩子经常是一吹风就头痛、感冒了。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寒冷的时候,如果只是身上穿得暖,而不保护头部,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孩子就特别容易受寒生病。

冬季要帮助孩子护好3个穴位。

1

头部的风府穴和风池穴

风府穴:在脑袋后方,它是风邪最容易聚集的地方,孩子一旦受到寒风的侵袭,首先就是风府穴。

其次是风池穴,是头部的护城河,位于头部和颈部的交界处,正好是进入头部的地方,保护好风池穴,就能把头部护起来不被寒风侵袭。

冬季出门带上帽子或围巾,民间有“冬天带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足以说明了头部保暖的重要性。

一旦头部吹风头疼,可立刻按揉这两个穴位,达到祛风的作用。2

颈部的大椎穴

大椎穴,是阳气升发的一个重要穴位,长按大椎穴,能激发阳气,克制体内的阴寒。

但如果大椎穴受寒,就会损伤阳气,让虚寒入侵,从而容易引起感冒、咳喘、风疹等。

平时,就要帮孩子穿上高领的衣服,或戴上围巾,护住大椎穴。

暖身要喝粥

天气寒冷,反而是孩子消化能力最好的时候,通过喝粥来驱寒暖胃是非常好的。

李时珍特别推崇以粥养生,在《本草纲目》里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最为饮食之妙也。

就是说每天早晨起床,喝一大碗粥,谷粥柔和,又不伤肠胃,是饮食健康的一个巧妙绝招,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养生粥。

1

小米糯米南瓜粥

小米:是五谷中最养脾胃的,入肾、脾、胃经,能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小米性凉,和温性的糯米和南瓜搭配,可中和凉性。

糯米:性温,味甘,归脾、胃、肺经,能益气健脾,糯米能补气,孩子气机充盈,抵抗力就强,抗病能力更好。

南瓜: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从3个食材的性味归经可以看到,都能补脾,而且性温,能在寒冷的冬季帮孩子驱寒暖脾胃。

备注:糯米相对而言有些黏腻不好消化,如果孩子有积食、消化不好的情况,可把糯米换成粳米一起煮粥。2

腊八粥

这一碗迟来的腊八粥,大家平时也是可以吃起来的。

腊八粥,别名八宝粥,又叫做佛粥,与佛的感觉寓意相似,具有养心安神、素食减肥、健脾和胃的作用。

腊八粥里用到8种食材,其中粳米、黑米、赤小豆、薏米,都属于五谷,五谷入脾经,可补脾养胃,黑米还能益肾,冬季补肾是少不了的。

莲子:性平,味甘,主脾、肾、心经,入脾经健脾,入肾经益肾、入心经安心养神。

红枣:性温,有强健脾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作用,冬天干燥,容易缺乏水分,红枣对生津补血也起到重要作用。

枸杞:药食同源的食材,被视为延年益寿的补益之物,能滋阴益肾、养肝明目,对于作业繁重、用眼较多的孩子最合适不过。

芡实:同样补脾益肾,还能除湿,有些孩子体内湿气重,吃些芡实也是很好的。

从这些食材可以看出,大多都是补脾、益肾的食材,可作为全家的日常养生粥,也可作为宝妈的减肥餐,适合各个阶段的人群。

备注:

1、1岁以的孩子喝些粥水就好,2岁以上的孩子正常喝粥。

2、孩子消化能力较弱,八宝粥里的食材又有很多,在熬制的过程中一定要煮软煮烂,减少孩子的肠胃负担。

好啦,大寒节气的外调和内养就讲完了,宝妈们顺应节气,根据节气养护的重点来调养孩子,为年来的体质打好基础,最后六师妹祝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开启淘宝年货节

平时带娃,最怕孩子感冒

别急,葱白淡豆豉来帮你,孩子着凉受寒不慌张!

感冒初期喝一喝,帮助孩子缩短病程

平时喝一喝,预防感冒,妈妈更安心

1月20日-25日

来儿康堂淘宝店,先领券再下单!

皮皮宝、青青宝、可可宝、葆化茶统统有折扣

左图为店铺查找,右图为抢购攻略▼▼▼"分享"+"在看"+"评论"健康迎新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