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传统,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养生依据。春夏吃羊肉养阳,等到冬天,手脚不易冰冷。不过,羊肉虽好,吃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喔。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家庭菜馆——羊肉的烹制方法吧!
巴戟煲羊肉
巴戟杞子肉苁蓉煲羊肉为这类的滋补汤品,有补肝益肾、益智强志的功效。巴戟为补阳类的中药材,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的功效。而杞子和肉苁蓉分别有养肝滋肾明目、补肾益精润燥的功效。合而为汤,阳痿、性功能减退、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宫冷不孕、月经不调、下腹冷痛者不时食用颇多助益。
材料:巴戟20克,杞子、肉苁蓉各15克(中药店均有售),羊肉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材稍浸泡。羊肉切块,置姜汁酒的沸水中稍片刻,再洗净(即氽水)。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萝卜杞子煲羊肉
关键词:养阳暖脾胃益气养肝肾
民间谓“春食羊,全年阳”。羊肉温热,能养阳温补五脏。《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的是春夏两季要把人体的阳气养好,才能有利于一年的健康。在南方术说初春阴寒时最为适宜,今日靓汤宜萝卜杞子煲羊肉,白萝卜润而顺气化痰,再配上少许杞子以滋阴,既可防羊肉的温燥,又可佐羊肉的养阳滋补。清润可口,养阳暖脾胃、益气养肝肾,为男女老少皆宜的初春周末的家庭靓汤。
材料:白萝卜克、杞子20克、羊肉克、生姜5片。
烹制:白萝卜刮皮,切块;杞子稍浸泡;羊肉洗净,切块,置有姜汁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汆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两个半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白萝卜炖羊腩汤
中医认为羊腩性温味甘,能益气血、补虚损、温元阳。白萝卜炖羊腩有益气补血、养肝明目的功效,烹制时要加入杞子、茴香、冰糖和绍酒。
材料:白萝卜克、羊腩克,杞子、茴香各20克,冰糖、绍酒各1茶匙,生姜4片。
烹制: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羊腩洗净、切块、置入有姜、酒的沸水“氽水”,再洗净。与冰糖、绍酒和热开水毫升(约4碗量)一起下炖盅,加盖隔水炖约2个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
海马红枣炖羊肉
海马是有名的南药,具有补肾壮阳、治血理伤的功效,《本草纲目》:“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故难产及阳虚多用之。”羊肉则有强壮健力、暖肾补血之功。此汤有补肾补血、养阳益气的作用,为春日乍暖还寒时的养生靓汤,适宜阳虚、体虚者和妇人饮用。
材料:海马1对,红枣6个,羊肉克、生姜3片。
烹制:海马浸泡,白酒洗净;羊肉切块、置姜酒的沸水“氽水”,再洗净;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热开水~毫升(约2~3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2人量。
淮山炖羊肚
古代食疗书《千金·食治》说羊肚:“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古亦有“以脏补脏”之说,所以它有健补脾胃之功。以补脾胃、益肺肾的中药淮山炖之,有养胃、滋肺肾的食疗功效,同时还可用于治疗消渴多尿。
材料:淮山克、羊肚克、生姜4片、*酒少许。
烹制:把淮山浸泡、洗净切块;将羊肚翻转,拌上盐后不断搓揉,再清水冲洗,反复多次,切块。一起与姜、*酒下炖盅,加热开水毫升(约4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
杞子益智仁炖羊脑
古代食疗书《随息居饮食谱》:“羊脑、治风寒入脑、头疼久不愈。”杞子和益智仁均为补益类中药,分别有滋补肝肾、明目和补肾、温脾的功效,合为炖汤,有养肝肾、补脑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头痛、眩晕、癫痈等疾患。
材料:杞子20克、益智仁6克(中药店有售)、羊脑1副、生姜3片。
烹制:中药稍浸泡、洗净;羊脑洗净,“氽水”,再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热开水毫升(约2碗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1~2人量。
莲藕雪耳羊肉汤
中医谓:“春夏养阳”,莲藕雪耳羊肉汤有益气助阳、养血润燥的功效,为春日养阳的滋补靓汤,且清润鲜美可口,同时,中医认为莲藕能清热除烦、养心生血;雪耳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由它们搭配为汤,不燥不热。
材料:莲藕克,雪耳25克、羊肉克、生姜3片。
烹制:莲藕刮皮、洗净;雪耳浸泡;把羊肉洗净,切块,置有姜酒的沸水中“氽水”,再洗净。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酒话梅浸羊腩
西方人喜欢吃中国菜,这是与*酒的调味功能独特,被中国人首先发现并巧妙地加以采用不无关系。*酒香气浓郁,酒味甘醇,风味独特,它入汤羹既能去腥又能增味,同时还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配以话梅浸羊腩为汤,微酸轻甜,浓郁鲜美,补血养颜、舒筋活络,是春日养阳健体的靓汤。
材料:羊腩肉克(用机切的羊肉片更好)、*酒毫升、话梅40克、陈皮1/3个、姜3片、冬菇30克。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话梅、陈皮去核,浸软,剁蓉状;冬菇浸发;羊腩肉切薄片。在镬中加水毫升(4碗量)和姜,滚沸后下*酒、话梅、冬菇,滚沸后下羊腩片,滚至刚熟,下盐便可。为3~4人用。
羊肉鲫鱼汤
关键词:滋阴、益气血、补虚痨。汉字中的“鱼”和“羊”结合在一起为“鲜”字。羊肉鲫鱼汤属江苏风味,制法独特,取鱼之汤,煮羊之肉,不腥不膻,是汤中的佳品。此汤味道鲜美,益气血,补虚痨,最适合冬日食用。以善饮汤为名的粤人不妨一试。
中医认为,羊肉可益肾气、补中虚、健腰膝,常食羊肉对虚痨体弱、腰膝酸软等症都有辅助疗效。而鲫鱼亦为冬日河鱼的佳品,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补虚明目之功。
材料:带皮羊肉克,鲫鱼克(1至2条),生姜3片,青蒜、葱各少许。
烹制:羊肉刮净毛、洗净,放置酒姜葱及当归的沸水中滚沸后,切块。鲫鱼宰洗净,煎至微*,加入清水0毫升(12碗量)和绍酒、姜少许熬至毫升(8碗量)汤,下羊肉煲约1小时,撒入青蒜、葱丝、盐便可。饮用时可下少许胡椒粉,为3~4人用。
归地桃红羊肉汤
关键词:活血化瘀
女性月经期间,经血排出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身体日后的恢复。现代医学发现,此时女性身体启动了一个溶血机制,平时因各种原因出现的瘀血,都可以通过此阶段排出。在归地羊肉汤的基础上加入了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和益母草等,此汤宜经期第一二日进饮,以后几天适当饮一至两次即可。注意是孕妇和准备怀孕女性不宜用。
材料:熟地、当归、赤芍、桃仁各6克,红花3克,益母草9克,羊肉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材稍浸泡;羊肉洗净、切块,用生粉、生油各揉擦一遍,置姜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汆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毫升(约4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小时,下盐便可。
白萝卜腐竹*豆煲羊肉
关键词:温中暧下美肤养颜
今天是“大寒”,也是冬日的最后一个节气。今日靓汤宜白萝卜腐竹豆煲羊肉。冬日最宜以羊肉为汤,现代营养学认为,它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与中医和民间认为的可补气暧血是一致的。以白萝卜腐竹和*豆煲之,鲜美醇香清润,有温中暧下、美肤养颜、滋补气血之功,为男女老少皆宜的冬日靓汤。
材料:白萝卜克、腐竹50克、*豆80克、羊肉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白萝卜刮皮、切角状块;腐竹、*豆、陈皮浸泡;羊肉用生粉、生油各揉搓一遍,置含姜汁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汆水”)。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当归活血羊肉汤
关键词:活血温经散寒止痛
天寒地冻时最易发生冻疮。这是机体局部遭受低温侵袭而引发的组织损伤,多发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耳部和鼻尖、面颊等。每逢冬令,老疮处易于再发。中医认为这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缺氧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治。当归羊肉汤有活血温经、散寒止痛之功,为辅助调理的药膳。
材料:当归20克,红花、花椒各6克(中药店有售),羊肉克,生姜4片。
烹制:药材用煲汤袋包裹,羊肉洗净,切块,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弃药包,下盐便可,为3~4人用。
支竹羊腩煲
功效:健脾益胃,暖下养阳
材料:支竹克,羊腩肉克,蒜头3-4个,柱侯酱2勺,面豉适量,生姜4~5片
做法:起油锅爆香生姜、蒜头、柱侯酱,支竹切段后稍浸泡,将羊腩洗净切块后,再将其爆炒,加适量清水至浸过面,加入少许红糖,滚沸后改为小火焖约半小时,再加入支竹翻炒,放少许盐即可。分量:4~5人
参芪杞炖羊肉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补益,尤其适合女性在隆冬时期进补
材料:*参、北芪、枸杞各12克,红枣3-4个,羊肉克,生姜3片(视个人需要或加当归10克)
做法:药材洗净后稍浸泡,红枣去核,羊肉洗净切块,放至沸水中滚沸片刻(可在沸水中加入适量生姜、酒来去腥),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即过冷河),各物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冷开水毫升(约2碗多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分量:2人
芫茜羊肉鲫鱼汤
关键词:益气血补虚劳
材料:羊肉克、鲫鱼1条、芫茜3棵、生姜4片。
烹制:芫茜切碎;羊肉洗净,切片,置姜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洒入少许酒、醋,再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并撒入芫茜便可。为4-5人用。
杞子老姜羊肉汤
功效:温中暖下、明目养肝、健脾益胃
材料:杞子30克,羊肉克,米酒、白醋各克,生姜1大块。
做法:各物洗净,羊肉切块,把羊肉放进混有白醋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然后沥干水分;把老姜拍扁,烧油锅,下老姜和羊肉稍炒片刻;最后把炒后的老姜、羊肉和杞子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0毫升(约12碗量),大火滚沸改小火,煲约2小时,下米酒和盐,再稍滚片刻便可。分量:4~5人量。
竹蔗马蹄羊肉汤
功效:滋阴养阳、清润补益
材料:竹蔗、马蹄各克,羊肉60克,生姜4片。
做法:各物洗净,竹蔗切片,马蹄对半切,羊肉切块,把羊肉放进混有白醋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沥干水分;然后把所有材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毫升(约10碗量),大火滚沸改小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分量:3~4人量。
风栗淮山杞子煲羊肉
关键词:养阳暖胃滋阴补肾温中暖下
明日为廿四节气的“小寒”,它是冬季第五个节气。从节气排序它未到最为寒冷之日,但是在我们南方往往在小寒前后是一年里最为寒冷之时。每逢寒冷之时我们都提议多饮羊肉汤,中医认为羊肉是进补和御寒最好的肉食,有温中暖下、滋阴养阳、益气补虚之功。关键是如何去除其膻味。同时从明日的气温来说最好以风栗和淮杞煲羊肉,它鲜美醇香可口,有养阳暖胃、滋阴补肾、温中暖下之功,为南方小寒时的应节汤饮,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栗子肉8个、淮山40克、杞子15克、红枣8个、马蹄肉3个、羊腿肉克、生姜4片。
烹制:各配料浸泡、洗净;羊腿肉洗净,切块,置有姜、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当归生地羊肉汤
关键词:益气补虚驱寒补血
中医认为羊肉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痰食品,有益气补虚、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的功效。当归干姜羊肉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的驱寒补血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引起的腹中冷痛等有疗效。对于处亚热带的南方,在冬日养生时用此方宜加入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生地,凡身体虚弱者都可饮用此汤。
材料:当归15克、生地10克(中药店有售),羊肉克,生姜6片。
烹制:中药稍浸泡;羊肉洗净,切块,置加了姜葱、绍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汆水”)。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酒炖羊肉
日靓汤宜*酒炖羊肉。*酒即绍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造饮料之一,它酒精含量低,香气浓郁,醇厚可口,除了营养价值高外还能除去异味。羊肉性热味甘,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之效用。此汤是用“炒炖”的烹制方法,即先炒后炖,这样炮制可除去羊肉的膻味,又入味,还可强壮身体机能,增强抗御寒冷能力。此汤尤宜中老年人和女士用。
材料:羊肉克、*酒5汤匙、生姜5片。
烹制:羊肉洗净切小块,置姜、陈皮于沸水中稍沸,洗净(即“飞水”),起油镬爆香姜,下羊肉炒一会,溅入*酒炒匀,加入清水1毫升(6碗量)煮沸10分钟,撇去浮沫,下炖盅,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
风栗炖羊肉
关键词:益气补虚健脾养肺
慢性气管炎多在秋冬时节发生,风栗炖羊肉有一定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更是今天冬季周日靓汤。
材料:风栗肉、羊肉各克,红枣5个,生姜3片。
烹制:风栗去衣、洗净。羊肉洗净,置有姜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氽水”)。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两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此量可供3~4人用。
参芪杞花生煲羊肉
关键词:补中益气开胃健身
《本草纲目》曰:“羊肉能温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北方寒冷时常常以归芪参入汤,现以平和而养肝肾明目的杞子换去当归。
材料:*参、北芪、杞子各15克,花生50克,红枣5个,羊肉克,生姜5片。
烹制:各物洗净。药材和花生浸泡,红枣去核。羊肉切块,置有姜、酒的沸水中稍滚沸,洗净。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叙利亚羊肉汤
关键词:开胃驱寒滋补
叙利亚位于地中海东岸,亚洲的西部,主食是白面和大米,最爱吃的是“沙沃路马烤羊肉”,最有名的是叙利亚羊肉汤。他们的口味不喜太咸,偏爱微辣味及甜食。叙利亚羊肉汤正是集中了他们饮食的特点,从中医的角度上说是有开胃、驱寒、滋补的功效。
材料:羊腩克、番茄2-3个、大米80克、葱头5根、香叶3片、白胡椒12粒、茄酱1汤匙、香料(丁香、茴香、桂皮)少许、牛骨汤6碗。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羊腩切碎;番茄切丁粒状;大米炒至微*。起油镬爆香葱头,下羊肉炒匀,下牛骨汤煮沸,撇去泡沫,下香叶用小火煲约45分钟,再加入大米、番茄、丁香、茴香、桂皮、胡椒粒续煲1小时,调入茄酱和适量的盐、糖便可。为3~4人用。
熟地*海马炖羊肉
关键词:补肾养阳益精养血
熟地*为性温味甘的补益类中药,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海马药食兼之,中医认为它性味温甘,具有特别的补肾壮阳、活血理伤的功效,对遗尿、虚喘和男性阳痿等有特别的疗效。在民间还有“北人参、南海马”的赞誉,可见其药用价值极高。合而炖羊肉,有补肾养阳、益精养血的功效,为冬日的养生汤饮,尤对面色不华、精神不振、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手足麻木等虚证有效,同时亦为阳虚的男性功能障碍的调养汤品。
材料:熟地*25克、海马5条(中药店均有售)、羊肉克、生姜5片。
烹制:中药材浸泡,海马可用酒洗净;羊肉置有姜、酒的沸水中“汆水”,再洗净,切块。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1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
萝卜鱼汤滚羊肉
关键词:润燥益肺驱寒
冬日宜食羊。羊肉较牛肉的肉质要细嫩,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肉食,能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同时亦有“十月萝卜小人参”之说,亦有“鲜”字是“鱼”和“羊”组合之意。萝卜鱼汤滚羊肉确是冬日御寒温补且鲜美可口,但广东人怕羊肉的膻味,此汤关键是羊肉的去膻。同时这汤是配萝卜和滚汤的做法,所以不会燥热,为男女老少皆宜的冬日靓汤。
材料:萝卜、鲩鱼骨、羊肉各克、生姜5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萝卜刮皮、切块;鱼骨煎至微*,溅入少许热水;羊肉切块,置有姜、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先把萝卜鱼骨姜下瓦煲,加清水0毫升(约12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羊肉续煲45分钟,下盐便可。为4~5人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