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话24节气养生白露 [复制链接]

1#

*海燕:硕士研究生,医院中医师,富阳区重点专科中医结合内分泌科后备学科带头人,擅长糖尿病、甲状腺、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9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个节气的到来,预示真正凉爽季节的开始。这个时候,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

白露时节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防秋冻受凉,勤泡脚养肾

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虽然“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局部血供较差,受冻容易发生血管痉挛。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

另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天转凉后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来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坚持晚上泡脚养肾气,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动静结合调养心神

秋高气爽,比较适合户外运动,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肺和耐寒能力。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另外,进入秋季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应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滋阴润肺,防秋燥,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白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变为干燥,不少的朋友会出现上火的情况。但千万别认为需要清热解*降火,其实是需要多点进行滋润、滋补身体。秋天缺水有别于夏天缺水,就中医角度,上火分为实火与虚火,夏日的燥热多为实火,需凉补祛暑,例如喝青草茶;秋天的干燥则为虚火,这时候不适合大量补充寒凉食物,以免引发过敏或肠胃不适。

秋季养肺,可选用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豆浆;选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更可借此保养呼吸系统,减轻过敏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