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作》
权德舆
瑋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来源|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等,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达最长,之后就慢慢缩短。因为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
夏至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渐渐也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此外,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这个习俗从周代就开始有了,朝廷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祈祝国泰民安。而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以防涝灾。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消夏避伏:夏至之后,天气进入最炎热的季节。到这时,女子会互相赠送自己做的扇子和买的胭脂,这些东西可以用来散去体内的热气,可以防生雍子。在宫廷之中,夏至之后宫廷会拿出往年储存的冰块,这些被称为“冬藏夏用”的冰,说是可以用来消夏避伏。这个习俗从周代一直被延续下来。
凉食避暑:夏季气候炎热,所以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人们常食用凉茶、凉汤、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比较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等为主。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各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小暖在这提几点建议:
(1)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2)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3)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END
文案
黎凤玉海报
朱甄妮排版
林璐审核
林姜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