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是什么体质怕冷还是怕热体质调养因人而异 [复制链接]

1#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很多人对于中医的认知是从中草药以及望、闻、问、切开始的,但事实上,中医疗法不仅仅局限于此。

中医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医学积累与文化沉淀,将从古至今的疾病认知和治疗经验总结,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理论传承下来。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中医可以说不仅仅是医学,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中医以五行阴阳、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明确病症、施予治疗,还可以针对饮食作息、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调理养生。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养生已成热门话题。“保温杯里泡枸杞”、“足疗推拿”等已经成了现代人之间的趋势和风潮。那么真的所有人都适合那些热门的养生方法吗?

中医养生,讲究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一篇文章,文内将人们按体质分为九种,分别为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目前已经成为国家体质标准。

体质,通俗来讲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体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显现出不同的身心状态。有些人体质受先天父母遗传影响,比如说有的人从出生起就身体虚弱、易得疾病,有的人却生来健壮,适应能力强;还有些人会因后天的环境和生活习惯而改变体质,比如说有的人生活的环境较为恶劣,空气潮湿,那他就更容易得湿疹等疾病,有的人营养均衡且生活习惯良好,那么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会更强一些。

我们平时常能听到的体质有过敏体质、怕冷体质、晕车体质等,其实溯其根源便是上述的九种体质。那么我们该如何鉴别自己是什么体质呢?又该如何针对自己的体质进行调养,减少疾病找上门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鉴别体质,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体状态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来判断,有时还可以从自己容易得哪一类疾病来判断自己的体质到底是什么。

1、平和质:九种体质中,平和质是唯一一个非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下的体质。平和质的人大都身材匀称,肤色红润、毛发黑密、心理平稳,是一种健康的体质;

2、气郁质:气郁体质的人常出现憋闷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儿不顺,神思忧郁,会有浑身上下不通畅的感觉;

3、阴虚质:“阴”可以理解为人体内的水分,包括血液、体液等,阴虚的人相对来讲会常出现焦躁、口干、手足发热等情况,失眠的发生率比较高;

4、阳虚质:阳虚与阴虚相反,由于阳气不足,相对来说会更怕冷一些,常表现为四肢、手脚冰冷、畏寒、小便清长、消化较差,且阳虚的人中,胆子大多会比较小;

5、湿热质:湿热质的人典型的特征就是口苦口黏、大便粘腻、皮肤容易出现疖肿且消化不良;

6、痰湿质:痰湿质相对来讲常出现在肥胖人群中,往往会表现为面部油腻、皮肤较差、脾胃功能不好、大便黏腻,常感觉疲惫;

7、瘀血质:血虚的人相对来说面色苍白、睡眠质量差、容易疲劳,面色蜡*是血虚的人的主要特征之一;

8、气虚质:气虚的人说话、运动时更容易感到疲惫、精神不济;

9、特禀质:特禀质大多数就是属于我们常说的“过敏体质”,抵抗力较弱,对于刺激性因素更为敏感,更容易得感染性疾病,一些慢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那么,了解了不同体质都有哪些特点之后,明确养生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就十分关键。

体质不同,养生调理方式自然也就有所不同,若人人都按照同一种方式养生,不仅不会调养成功,更会适得其反。在分清楚自己的体质后,灵活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结构,才能更加成功的养生。

从营养科医生的角度,对于如何养生我给大家提出了如下建议,让养生能够事半功倍。

平和质的人,本身就是保持健康的状态,调养的重点在于维持。保持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心态平和,作息规律,定期运动即可。

气郁质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疏肝理气的食物摄入,如佛手、甘草、玫瑰等,结合心理疏导,缓解气郁。

阴虚质的人,调养宜选用滋阴的食物,如大枣、桂圆、银耳、燕窝、阿胶等来缓解症状。

阳虚质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补阳、温热性的食物,如牛羊肉、鸡肉、芹菜、韭菜等,补充人体阳气。

痰湿质和湿热质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摄入健脾除湿的食物,如玉米、山药、白术、菊花、山楂等,清除体内的湿热和痰湿。

气虚质的人,以补气为主,在辩证的前提下进补一些人参、西洋参、*参、*芪、山药等,补充人体之气。

瘀血质的人,由于血液运行滞涩、血液淤阻停滞体内,宜食用山楂、玫瑰等有助于鞋业循环。

特禀质的人,非常容易过敏,应避免过敏食物摄入,如鱼虾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谷物类食物。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记得点赞、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