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寒露养生大全你需要的都在这里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只看节气名称就已经能感到一丝凉意。虽然现在气温朝着向下的趋势“跌”个不停,但是大街上依旧是从短袖到风衣穿什么的都有。

所谓寒露即是指:寒生凝露。意思就是气温下降了很多,尤其在昼夜两端,寒意非常明显。

我们每个节气都有物候现象。

寒露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南飞)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鸟不见,海边盛产蛤蜊)

三候:菊有*花。(菊花盛放)

作为深秋时节,我们的养生要遵循的依旧是清润降燥,保暖进补。

自古我们就称秋天为“金秋”。而五脏之中肺也属金,所以肺气在秋天的时候比较旺。外界的燥邪之力就更容易影响到脾肺。

而且因为天气干燥,我们身体的汗液蒸发比较快,所以皮也会出现比较干燥甚至龟裂的问题。

这个节气之后,咱们身体有三个部分需要被特殊照顾。

脚丫

都说春捂秋冻,随着寒露来临,“冻”也要张弛有度。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意思就是每年寒露之后一定要重视足部的保暖,千万不要让下肢受寒。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秋天来了,很多追求时尚的人上半身的衣服换成了长袖,但是下半身依旧保留了短裤。这样的搭配看上去的确青春靓丽、活力四射,但是对身体确实没什么好处。

尤其是我们的脚,一定要保护好。袜子可以改成稍微有点厚度的,凉鞋也应该收起来了。

我们双脚脚心有一对穴位叫做:涌泉穴。

这个穴位属于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主要的作用就是散热生气。作为肾精经脉的第一穴,它连通体内体表经脉,甚至和心直接连通。

一旦脚受寒,寒邪之气就会通过没有什么脂肪防护的脚底渗入身体,正所谓“寒从脚底来”。

保护好足部温度的同时,如果每天下班在家还有一点时间,不妨打盆热水,稍微泡泡脚。你会发现,整个身子都暖暖的,睡觉连梦都不做一觉睡到大天亮。

头部

头是诸阳之会,咱们身体的阳气会汇聚在此。所以它对温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可以说相当强。但是最好不要让温度出现太大的起伏。头可以凉,但是不能冻。

千万注意,最好不要为了保暖把头捂得严严实实,郁热不能发散,对咱们身体的气血循环也很不利。

每天起床之后,趁自己的发型还没被弄整齐,用手指梳梳头、大概来回下左右。这样咱们头部的气血循环可以加快。而且这个动作对防止脱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肚子

肚子保暖是肯定很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肚子不要“太满”。其实就是吃东西要节制一些,不要吃太多,最好别吃撑。

吃得太多痰、湿、燥热都会生发,对秋季的身体来说是一种比较大的消耗,非常不值得。

每天早晨起来我们可以推腹20分钟,晚上睡前也可以。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消化的更好一些。平时吃东西如果吃的有点过饱,最好能喝一点山楂水。

既然说到了吃东西,我们就多说几句,“贴秋膘”不等于长肥肉,千万别吃太多肥腻的东西。以温和、湿润、降燥的水果蔬菜为主比较好。

每天晨起一杯蜂蜜水,有心情了弄个牛奶银耳莲子百合粥,都是非常不错的秋季养生食物。

寒露时节要养胃。

你要知道,脾胃主要在咱们身体里就起到运化吸收的作用,它们对水谷的吸收和搬运能给我们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如果出现问题,吃的再好只会成为身体的负担。

鸭梨、桑葚、山药都有生津补养脾胃的效果,能够促进身体的运化功能。脾胃健康了,我们的滋补才能更效率,或者说:不浪费。

还有诸如很多膏滋和药食同源的滋补品可以选择。

它们的好处就是,一瓶浓缩,不用买这买那每天冲调就能有不错的养生之效。

专业的养生方法绝对不能忽视,尤其是在寒冬即将来临的时候,让我们体内的阳气稳固,能够更好的抵御外邪。

体内阴阳平衡,也能够构筑更强大的体质。

具体的做法有很多,比如推拿、艾灸都可以。

我们以艾灸作为例子:

根据24节气的艾灸取穴方法,我们取了一些穴位。

督脉:大椎

任脉:神阙、关元、足三里

手太阴肺经:太渊穴

膀胱经:肺俞、肾俞、八髎

秋日天地阴阳之气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神阙关元足三里是使人体质强壮的大穴,太渊则能很好的提肺气。

大椎穴有扶阳之效,它和肺俞、肾俞配伍之后,还能进一步达到提升肺部功能和固肾水的神奇效果。

你看,通过艾灸我们就能达到身体这么多脏腑的调理,这可不是单靠饮食和运动就能做到的。

其实传统手法的调理一直都被很多年纪偏大的人认同,那是因为这些办法可以让他们从已经感受到的不适之中舒缓过来。

那我们换个思路,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为自己的身体准备好健康的基础,等到老的那一天,很多罪都可以少受,甚至不受,这难道不划算吗?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养生知识天方夜谭、宛如玄学,只有真正享受到它的好处的人才知道,我们传统的做法和观点,是多么神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