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阿阿胶)自上市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上公认的白马股,由于产品爱涨价,曾一度成为投资市场上最偏爱的上市公司之一,还被称为“药中茅台”。
8月26日,东阿阿胶发布了年中期财报:上半年,东阿阿胶实现营收10.95亿元,同比下降42.06%;归母净利润为-万元,同比下滑.54%。
紧随其后,10月14日,东阿阿胶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第三季度盈利0.55亿元-0.67亿元!
短期逻辑再验证
我们原创性地提出从3大角度交叉验证阿胶块超额渠道库存,分别为通过“药店柜台阿胶块生产日期”测算、通过“应收账款+商业承兑汇票”测算、通过“营收动销差”(营业收入-终端动销)测算,得出截止Q3阿胶块超额渠道库存约1-3个月的核心结论。
我们认为,随着Q4旺季到来(正常年份Q4在全年中的占比,营收占比约36%、现金流占比约48%),公司年内有望完成超额渠道库存消化。
大角度交叉验证阿胶块超额渠道库存,预计约1-3个月(截止Q3)
(1)通过“药店柜台阿胶块生产日期”验证
结合阿胶块从生产完成计入公司存货(存货一般为4-6个月),至产品流通到药店柜台进行销售,周期一般不短于6个月。我们推测,药店柜台销售的阿胶块生产日期,对应6个月后的发货时间。
因此,我们认为测算出Q1-Q3阿胶块出货量(吨),即可视为截止Q3渠道库存最大值,合计为吨。按照阿胶块年预计销量吨计算,对应4-6个月渠道库存,其中正常库存约为3个月,超额库存(超额库存=渠道库存-正常库存)约为1-3个月。
(2)通过“应收账款+商业承兑汇票”验证
公司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直供TOP连锁药店、经销商渠道、线上渠道。我们认为“应收账款+商业承兑汇票”大致对应经销商渠道的超额库存,截止Q2约为11.4亿元,对应约吨。
结合TOP连锁药店、线上渠道超额库存基本清零,经销商渠道超额库存亦可视为公司整体超额库存,对应约4个月超额库存,截止时间为Q2。
(3)通过“营收动销差”(营业收入-终端动销)验证
“营收动销差”(营业收入-终端动销)为我们“中药消费品分析框架”中测算渠道超额库存的重要依据。
根据我们测算,截止年底,营业收入-终端动销=15.8亿元,反应阿胶块渠道库存约为15.8亿元,对应约吨,约6个月超额库存。
阿胶块有望三底共筑,短期业绩料将快速反弹
通过复盘阿胶块-年出厂价、终端动销、超额库存,阿胶块需求底、价格底依次确认,库存底预计于年末确认。我们认为阿胶块去库存有望在年内完成,并迎来新一轮业绩增长。
1)需求(终端动销)底,年末确认。
2)价格底,年末确认。
3)库存底,去库存已接近尾声,年末预计确认。
Q3业绩跟踪:“阿胶系列”有望实现10-15亿营收Q3开启大规模促销活动,超额渠道库存有望消化。随着东阿阿胶传统旺季到来(滋补季一般为头年9月至次年2月),为保障核心产品超额渠道库存顺利消化,公司已于今年9月开启较大力度促销活动。
我们认为,公司针对渠道及终端的促销活动对保障完成全年去库存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适当降低产品价格还能扩大消费群体,拉动终端动销,重整市场信心,为公司明年轻装上阵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预计,在9月开启大力促销活动背景下,年Q3单季度公司“阿胶系列”有望实现营收10-15亿元。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年上市。公司拥有中成药、保健品、生物药等产业门类,系全国最大的阿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胶类中药标准引领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传承人企业。
长期逻辑:公司转型曙光初现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行业及上下游产业调研,逐渐厘清市场认知较少的公司转型路径。我们从产品战略、定价策略、品牌战略、客户战略等维度详细解读“公司转型”。
我们认为,“公司转型”有望成功,主要原因有三点:
1)公司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做最高质量的阿胶,产品具有较强的诚信背书和美誉度。经过查询大量公开信息,我们未发现关于公司产品质量的负面新闻。
2)东阿阿胶为中药滋补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具有较强的稀缺属性。在我们调研的业内人士中,包括驴皮养殖户、药品经销商、零售药店等上下游客户,当被问及对阿胶品牌的选择时,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选择东阿阿胶,而非其他阿胶品牌。
3)公司新任总裁高登锋先生,具有多年保健品及线上业务管理经验,有望带领公司达成转型目标。
产品战略
(1)三大传统产品:复方阿胶浆预计最具发展潜力
1)公司三大传统单品为阿胶块、复方阿胶浆、桃花姬,我们认为复方阿胶浆最有潜力。综合来看,复方阿胶浆具有如下4大优势,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传统单品。
2)复方阿胶浆产品策略:加强医理营销,带动OTC发展。我们认为,在公司三大传统产品中,复方阿胶浆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有望与阿胶块对公司业绩构成双轮驱动。
(2)新产品:“阿胶粉+”是阿胶“即食化3.0”的代表作
阿胶块传统服用方法:年以前,阿胶块服用方法主要为消费者自制,一般为烊化兑服,亦可购买打粉设备后自制阿胶粉。总体来看,食用方法较为不便。
阿胶块即食化1.0:公司于-年期间先后推出药店熬胶及打粉服务,即消费者购买阿胶块后,可由公司驻药店业务员现场一次性熬胶或打粉,回家后分次服用,食用便捷性有较大提升。
阿胶块即食化2.0:公司于-年期间,陆续推出新产品桃花姬、阿胶粉,桃花姬是成品阿胶糕,即药店熬胶服务的升级版;阿胶粉是成品,即药店打粉服务的升级版;可随身携带,便利性较即食化1.0显著提升。
阿胶块即食化3.0:公司于年启动“阿胶粉+”战略,开拓双品牌,如东阿阿胶酸奶、东阿阿胶咖啡等,可随买随饮,随时滋补,便利性较即食化2.0再上台阶。
公司于年4月上市新品——“健康小金条”东阿阿胶粉(以下简称“阿胶粉”),即冲即饮、方便时尚,增强免疫力,较大的提升阿胶产品即食化。
我们认为,阿胶粉可以随时滋补、方便携带、一冲即服,能够和酸奶、蜂蜜、牛奶、红茶、咖啡、燕窝等一起冲调,服用起来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
以“阿胶粉+”为支点,撬动双品牌市场空间。阿胶粉与奶企合作模式为公司向奶企提供大包装的阿胶粉原料,并收取原料费用,并在品牌名称中加入东阿阿胶logo及名称。
定价策略:适当降低产品价格,做大阿胶客户群体
我们认为,年以来,公司已逐步调整产品定价策略,通过适当降低产品价格,让定价逐步“大众化”,找回之前流失的价格敏感型客户,聚焦大众主流消费群体。
品牌战略:探索双品牌
(1)开创“阿胶粉+”全新消费场景,探索双品牌。我们认为,双品牌是公司品牌战略的重要尝试,其成败关键是两种产品结合后口感如何,两个品牌定位是否相匹配,两家公司销售渠道是否可赋能。
(2)品牌营销向线上倾斜。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加大线上营销投入,建立与消费者及时沟通交流的机制,有望进一步密切与消费者间的联系。
客户战略:吸引年轻客户,拓展中产人群
公司提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客户战略,将以前的省分公司,改名为现在的省分客户中心,从体制上向客户服务倾斜。在我国中产阶级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他们更追求高性价比产品。
我们认为公司通过主动降低产品价格,选择中端客户,有望满足消费者需求,使产品动销更有弹性。
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正逐步显现。今年以来,中医药行业受认可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相继出台政策,中医药行业发展版图不断扩围。
其中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将进一步完善药典标准体系,有望重塑中医药行业格局,提升消费者信心。
进入年第三季度后,中药消费板块景气度逐渐回升,头部公司业绩表现不俗,东阿阿胶成为主要受益者。
不久前,第二届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WCIICM)在泉城济南开幕,当日落地山东济南的“世界中药材互联网交易中心”的首笔交易单便被东阿阿胶拿下,达成公斤阿胶丁的销售。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华创证券,零售资本论整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