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药行业专题报告沿政策支持方向,选高辨
TUhjnbcbe - 2024/7/7 17:36:00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贺菊颖、刘若飞、袁全)

1政策春风加码,奠定“十四五”中药行业健康发展基础

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自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发布以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文件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中的独特作用。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医药在对抗疫情方面发挥了愈加重要的角色,公众对中医的接受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中医文化认同不断加深,国家政策层面推动加强中医药医疗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对中医药的合理认知,进一步规范中医药的传承以及创新发展,有利于整体中药行业的发展。

政策春风持续加码,医保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政策春风持续加码,医保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医保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强的决心,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是首次来自于支付端的支持政策。我们认为:1)中医医疗机构暂不执行DRG付费,已执行地区适当调高中医病种系数和分值,表明医保对中医药整体支持力度超预期;2)中医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部分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有望上调,利好中医医疗服务赛道;3)中药饮片依旧保持不超过25%的加成比例,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饮片管理,未医院渠道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年3月29日,首次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中医药发展规划,体现国家层面对整体中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并提出目标到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本次《“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比《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覆盖更为全面细致,提出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设置15项主要发展指标和11项工作专栏,主要为解决行业痛点,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1)提高中医服务供给能力,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和网络建设;2)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探索将特定中药饮片纳入中药品种保护范围,以及中药饮片的备案、审批管理等机制。

2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端+供给端双轮驱动,头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需求端+供给端双轮驱动,中医诊疗服务市场稳健增长

需求端+供给端双轮驱动,中医诊疗服务市场稳健增长。随着中医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中医诊疗服务市场预计会在需求端+供给端双轮驱动下保持稳健增长。在需求端,老龄化程度加深、民众健康意识提高、叠加整个疫情的反复,催化了整个中医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供给端,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医疗服务定价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未来中医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中医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年我国中医诊疗服务市场规模接近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31.8%,预计年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占比将提升至61.9%,复合年增速达到18.2%。

基层医疗发展为民营机构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供需失衡,基层医疗发展为民营机构带来广阔发展空间,民营中医医疗服务占比不断提升。截至年末,全国共有医院,却承担了接近6亿次的患者需求,供需失衡导致目前我国中医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但国家近年来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推进基层中医医疗服务的发展,随着普惠医疗政策的实施,医疗资源有望重新分配,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或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近来年,民营医疗服务在我国中医诊疗服务板块中的市场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年的29.0%快速增长至年的41.2%,预计到年将突破50%大关,随着患者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民营中医医疗服务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国民营中医诊疗市场头部企业有望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我国民营中医诊疗市场呈现“散、乱、小”的特点,头部企业有望迎来良好发展机遇。我国中医大健康行业中,民营中医医疗服务的市场参与者众多,多数连锁中医品牌多布局于各自强势地区,门店标准化及全国扩张能力较弱,收入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全国性的知名连锁中医品牌。截至年6月30日,我国有超过40,家民营中医机构,约5%为大中型医疗机构,有大量的零散小规模中医诊所,市场呈现“散、乱、小”的特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中药消费品:品牌价值突显,看好品牌延展、渠道扩张、定价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医疗保健消费升级,中药消费品市场持续扩张

医疗保健消费升级,中药消费品市场持续扩张。随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我国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食品、服装等传统的物质型消费向教育、医疗保健、旅游等高端服务型消费转变,医疗保健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逐年增高,从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占人均收入支出达到8.8%,CAGR超过11%。随着疫情及老龄化催化,叠加居民保健意识的增长,近年来我国OTC市场持续增长,中药OTC的市场规模也在中医药文化的催化下呈稳步提升趋势;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预计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OTC产品有个,其中中成药占79个,以呼吸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用药为主;随着消费者对滋补、调养、慢病需求的不断增加,叠加近年来不断出台的中药利好政策,未来中药消费品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主销渠道竞争激烈,悠久历史带来高品牌壁垒

主销渠道竞争激烈,悠久历史带来高品牌壁垒。中药消费品在主销渠道的竞争激烈,而品牌是在零售终端上最好的“进入壁垒”;以同仁堂、片仔癀、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企业为代表的传统中药企业由于经营年代久远、口碑优秀而拥有深厚的天然品牌壁垒,处于行业领军地位,而以华润三九、江中药业、太极集团为代表的现代品牌药企,则拥有相对完善的渠道管理及终端维护体系,多已拥有多个上亿的单品,消费者认知度也比较高,也在企业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壁垒。

品牌品种占比提升,品牌价值凸显

品牌品种占比提升,品牌价值凸显。除此之外,我们观察到品牌OTC品种的占比在持续提升,以呼吸系统品类为例,年零售药店终端呼吸系统中成药TOP10厂家的市场份额由年的31.24%稳步提升到年的34.67%,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根据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强排行榜,-年医疗保健类连续入围的企业只有同仁堂、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可以看出品牌OTC企业的地位逐渐固化,头部品牌价值突显。

4中药创新药:中药审评改革持续深化,创新中药审评审批加速

政策端支持力度不减,创新中药审评审批加速

政策端支持力度不减,创新中药审评审批加速。在政策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年2月,国办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推动符合条件的中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的有效机制。年,中药创新药的审评审批明显加速,无论是申报注册还是获批数量,皆创下近年新高,年共获批新药品种12个,且均为基于中医临床经验方研制的中药创新药,疾病治疗领域分布丰富,涵盖呼吸、神经、消化等多个相关领域。

深化中药审评改革,推动行业规范及高质量发展

深化中药审评改革,推动行业规范及高质量发展。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要构建以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次年9月,《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发布,基于中药研发规律,对中药注册分类进行调整。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又陆续出台多项中药新药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为中药企业提供实操指导,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指导原则(试行)》,进一步明确了“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副主任周思源也在近期的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表示:“药审中心将持续深化中药审评改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标准体系,丰富和完善‘三结合’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助力中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随着我国中药审评审批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中药创新药有望逐步迈入正轨,迎来高质量发展。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药行业专题报告沿政策支持方向,选高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