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会慢慢衰老,身体中钙质流失,激素分泌减少,身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变弱。同时各个器官功能都会有所下降,尤其是骨关节,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人轻轻一摔,就很容易出现骨折。
今年52岁的鲁大妈就是深受其害,在一场大雪中,由于严重的骨质疏松,轻轻一摔小腿就骨折了,现在正躺在病床上休养。骨折以后,不仅自己忍受着极大的身体痛苦,还拖累了儿媳。由于身体不能自由动弹,不管是吃饭还是清洗身体,都需要别人的帮忙。这让大妈的儿媳妇每天忙得团团转,身心俱疲。
关于骨折的原因,医生指出一是衰老,骨骼老化,骨质脆弱。二是平时没有及时补充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身体缺钙,骨骼生长受到影响。在大妈住院调养期间,医生还叮嘱她要多吃几种肉,能够帮助身体恢复。
养护骨骼,预防骨质疏松,要多吃三种肉
01鸡肉
鸡肉是常见的一种肉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很好的滋补效果。鸡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能够补气活血,增强体力,强筋健骨,促进生长发育。
人在进入中年以后,应该多吃点鸡肉。鸡肉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不会加重人体负担。同时含有大量的钙,能够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防止骨折。而对于出现骨折的人来说,多吃点鸡肉也能够健脾养胃,促进恢复,有益身体健康。
02鱼肉
鱼肉是一种白肉,相较于猪肉,羊肉等易于消化。同时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钙质,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叶酸,无机盐等。能够降低胆固醇,养护血管,提高身体免疫力,强壮筋骨,促进生长发育。经常吃鱼肉,对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03牛肉
牛肉中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能够提高身体免疫系统,增强抗病能力。另外,中医认为牛肉有健脾养胃,提高食欲,强健筋骨,补中益气以及缓解贫血的功效。经常吃牛肉,也能够促进骨骼发育,预防骨质疏松。
但是牛肉相较于鸡肉,鱼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一斤生牛肉要五六十块,而熟牛肉的价格大概在四十到六十左右。不少中老年人舍不得吃,但是长期不吃牛肉很容易导致营养缺失,增加健康风险。所以平时还是要带着吃的,不要舍不得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三种肉对于骨骼生长是很有好处的,经常吃能够防治骨质疏松,维持身体健康。
预防骨质疏松,光注意饮食还不够,你还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定期做骨密度检查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年定期检查身体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健康问题,尽早做治疗,减轻身体不适。在检查中要格外注意骨密度检查,掌握骨骼健康状况。如果发现缺钙,要找出具体原因,然后做针对性地调养,养护骨关节,保证身体健康。
第二件事、出门晒太阳
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年轻人忙于工作,可能出门晒太阳的机会不是很多。而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如果在患上慢性病等,身体不适也会喜欢窝在家里。
事实上这样是不好的,人在缺乏适量日照以后,骨关节健康会受到影响。所以应该经常走出家门,晒晒太阳,促进身体维生素D的合成,增加身体钙质吸收。
另外,晒太阳的时候,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身体健康。但是在晒太阳的时候要做好防晒,可以戴个太阳帽,减少皮肤受到直接伤害。同时不要在炎热的夏季,早上10点到下午2点之间晒太阳,这时紫外线强烈,容易晒伤肌肤,造成不必要的问题。
第三件事、保持适度运动
运动能够提高身体敏捷性,协调平衡肢体,促进骨骼健康。另外运动还能促进身体循环,减少血管压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益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