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今天12时08分
我们在秋风习习中
迎来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气
白露
此时昼夜温差变大
水汽遇冷凝成水珠
点落在花草树木上
在晨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
故名“白露”
随着天气转凉
大雁小燕也开始列队南迁
小动物们感知到肃杀之气
纷纷储备起了越冬的食物
江南此时盛行斗蟋蟀
称之为“秋兴”
人们提笼相望,成群结队
场面颇为壮观
有些地方流行在这一天
采集“十样白”
即十种带白字的草药
煲汤入药,滋补身体
处暑高粱白露谷
民间有酿白露酒的习俗
此时酿成的酒甘醇清香
滋味萦绕唇齿,回味无穷
养生方面
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白露时节,早晚气温低、温差大,
须注意及时添衣保暖。
此外,在饮食方面,
可适当多食润肺降燥的食物,
以防“秋燥”。
温州天气
今天晴,明天多云,局部有阵雨,后天多云。
今天白天最高温度:33-35℃
明天早晨最低温度:22-24℃
07日(周一):晴22~34℃
08日(周二):晴到多云23~33℃
09日(周三):多云到阴23~32℃
10日(周四):多云到阴24~32℃
11日(周五):阴,部分有阵雨或雷雨25~31℃
12日(周六):阴有阵雨或雷雨24~31℃
白露养生
白露临近仲秋,天气逐渐转凉,降水也较多。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凉爽的秋天已到来。此时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这个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饮食注意养肺。
温水泡脚补养肾气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后应注意补养肾气,这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动静结合调养心神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此时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另外,进入秋季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应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早睡早起秋冻适度
眼下大自然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将越来越盛,起居也宜顺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尽量早睡早起,起床后适当活动,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体内阳气的升发。
另外,秋天早晨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是一天中空气最为湿润的好时候,早睡早起,以利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充沛的活力。
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张开,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所以,坊间流传“春捂秋冻”之说,讲究“秋冻”。
但是,健康人群可以这样,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睡觉盖好被子也很重要,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关节病患者更莫盲目“秋冻”,以免旧病复发。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但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由于秋季肺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还应少食辛味食物。
据中医五行理论,秋属金,肝属木,金旺则克木,使肝木受损,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白露时节可适当食用蜂蜜和醋。蜂蜜甘缓和中、润肺止咳、润肤美容,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此时食用为最佳时期。
生活看温州综合整理温州新闻客户端、温州商报
原标题:《来了!就在今天12时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