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翅果油树,估计大部分人不认识、也没听过,这种树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古老树种,从冰川时代就开始历经上千万年,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而这种树目前只存在于我国的陕西、山西两个地方,数量不多。由于当地有棵多年树龄的翅果油树,多次遭雷劈,外围的树干都已经变得焦黑,树顶却是满眼绿色,生机盎然,所以当地人送了它一个外号,“砍不死”。
今天,地道农旅地道君就带你走进在山西的一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枣岭乡,看看她是如何让翅果油树焕发新的产业生机,“领跑”传统特色产业!
一、项目介绍
乡镇介绍枣岭乡,位于山西临汾市乡宁县。依托当地自然优势,突出抓好翅果、苹果、花椒、核桃等传统特色产业,鼓励扶持发展油用牡丹、翅果油树等新兴特色产业;在林果产业建设上,翅果油已发展成为本地优质主导产业之一,全乡现有翅果油人工种植面积1万余亩,全县野生种植面积3万余亩,且已建成省级翅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建设主体由8个新型经营主体围绕保护、繁育翅果油树以及开发利用翅果油,共分为13个分项目实施,规划投资万元,预计实际将完成投资额超过万元,充分发挥了中央资金杠杆作用。
二、产业现状
发展状态翅果油树虽然生命力强,但是她的繁殖能力却很弱,果实的结果率很低,种子的发芽率也很低,正是因为这样,翅果油树在国内的分布数量才如此稀少。
发展价值一是历史研究价值高,翅果油树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古老树种,从冰川时代就开始历经上千万年,跟银杏一样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二是营养、经济价值高,其种子含油率很高,一般能够达到49%,用她榨出来的油橙黄透明、清香扑鼻,是一种绝佳的食用油,其中维生素C、E的含量极其优秀,经常食用能软化血管,有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等功效,保健效果要比花生油等普通食用油更好一些。三是观赏性高,翅果油树树形美观,其果实小巧别致,形似小灯笼挂在树上,可以作为庭院树种植。
保护措施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编入世界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国盟ⅣCN植物红皮书。已有农民开始尝试人工种植,在部分地区已经成功进入了盛果期,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榨油。山西政府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划定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优良种源区,建立珍稀树种基因库、采种、良种和良繁基地,进行原地、异地和离体等多种形式的保存和开发利用。而枣岭乡已经被国家授予翅果油国家地理原产地认证。
产业局限因为翅果油树本身就很稀少,加之其果实形态结构特殊,不利于传播和萌发,结果率也就较低;另外,种子寿命短、发芽率低,幼苗缺乏竞争力和人为破坏严重。所以种子产量有限,榨出来的食用油更为珍贵,价格也很昂贵。在翅果中油脂生产提取技术的落后、外来油脂原料的冲击,综合来说,翅果油树的种植便一度滞后。
三、项目特色
1县域大转型,黑色成绿色
发现问题乡宁县曾是全国个重点产煤县市和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过去煤炭在全县经济中的占比超过90%以上。近几年来,随着煤炭市场持续低迷,昔日的“黑金”风光不再,幡然醒悟“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转变思路县政府立足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条件,确立了围绕“核桃产业主导,若干特色并进”的产业化思路,号召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发展苹果、花椒、槐米、玫瑰、葡萄、樱桃、翅果油树等绿色致富产业,揭开了“黑色转绿色”的转型发展攻坚战,让撂荒的山坡和耕地成了种植绿色产业经营者眼中的香饽饽、抢手货,并且逐步发展起来的养殖业产生农家肥,反过来应用于农作物和经济林,促进生态化发展和产量提高的良性循环。
推动文旅随着乡村“复绿”,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同时,云丘山旅游景区、峰岭风景区、戎子风景休闲旅游、黄河万宝山旅游也逐步火爆起来。
2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完善基地建设枣岭乡组建中国翅果油树研究院,建成了翅果油树高科技试验园区、种苗繁育园区、生产示范园区三个高标准苗木繁育基地,并配套建设两座全自动智能日光温室,为加快经济林的营造步伐提供了保证。
带动农户参与实行“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林产业化模式,公司提供苗木、技术和栽植、管护费用,坚持谁栽植、谁受益的原则,带动农户大面积栽植翅果油树,极大地保护和开发了这一国家珍稀资源。
完善野生管护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琪尔康公司在致力于种植、研究、萃取翅果油树的同时,每年无偿投入近百万元的经费专项用于山西云丘山野生翅果油树林的管护。
3延产业链条,促经济发展
商品化生产,延伸深加工以翅果油为原料的生物制药、保健品和高档化妆品的研发工作也已全方位展开,建设翅果油片剂、系列功能性食品、系列化妆品等加工生产线,开发翅果油软胶囊、翅果片剂、功能性饼干、翅果茶叶、翅果油化妆品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翅果油的附加值。
综合化利用,构资源闭环建设花菇大棚,以及翅果油树果枝、玉米秸秆等综合利用生产有机肥加工厂房,加大翅果油树枝条、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加工使用,花菇菌棒用完后粉碎加工成有机肥,将有机肥还田促进翅果油树生长。实现了“废弃翅果树枝条→花菇→有机肥→翅果油树”,这样一个集“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
四、地道之见
枣岭乡在山西产业由“黑”转“绿”的大形势下,积极搭上绿色产业的“顺风车”,建设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推动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地道农旅地道君认为,想要在产业转型走对路子,应该这样做:
1主导产业选择
审时度势调整未来我国的乡村产业发展方向,是遵循“两山理论”的,走生态、绿色、可持续的道路,并且要致力于解决广大农村、农业、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以资源掠夺型为主的产业,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只能富了一小部分人,无法调动农村的内生力。
顺应上位规划顺应县域规划调整镇域的产业规划,能够及时跟上资源重新配置、整合的浪潮,企业和农民以此结合自身资源、能力思考,更容易从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积极按照政策倡导的产业发展类型建设,申请政府专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另外还能补助推动相应的经营建设主体,缓解建设缓解的资金压力,从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人才参与壮大乡镇产业。
挖掘自身特色选择适合乡镇发展的主导产业,一方面要瞄准社会需求量大的产业,以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要立足自身特色产业,以“人无我有”为原则考量主导产业的选择,“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来打造,形成乡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2特色产业打造
保护开发并进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