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学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了把人生定位好,这几年来都不知道憔悴过多少回了,如何走自己的路,如何走一条自己最适合的路,是每个人都亟想知道的。
老师这么一说,如同一道闪电,一下子将重重的迷雾劈开!
好像天际间裂开一条缝,透过光明,让我们看到中医普及才是我们接下来要走的路子。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做一个中医普及者、推广者吧!
有井泉处,即能歌柳词。
有华人处,即有中医。
老师曾发如是愿,让中医这炎*宝藏,重新归入千家万户,庇佑我们炎*子孙。
老师多年来也一直在为中医的普及奋斗着,从没有停过。
于是,我们就决定在网上办一个“中医普及学堂”,传播中医正能量,体现中医人的精神面貌。
、临别
当我们把这一想法同老师说时,老师便叫上我们去一趟山里头的菜地。
这已是零三年的冬季,满山绿油油的草木开始变得枯*萧索,只有女贞子树还绿意盎然。虽然下过几场雪,而这女贞子树却越发翠绿,故女贞子又名冬青子,善补人肾阴,养人须发,即便是凌冬,依然墨绿乌黑,我们的最受人欢迎的生发丸里头就有它。
人在风雪坎坷面前,应更显精神。
人在挫折困境之中,应更自强不息。
老师边在菜园里拔草,边跟我们提到,今晚你们坐火车南下广东,开始你们的中医之路,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要学以致用,及时临床用上。
将来你们行医路上,会碰到很多疑惑,要自己去面对解决。
年轻人就像少阳之气一样,像这些嫩草蔬菜的芽尖,吃得了补药,吃不了泻药。就像小娃子一样,泻几次就蔫了,所以要谨慎处理好每一件事。
我们边听边记,老师又用一个下午,把他如何从小到大经营一个中医堂口的历程再讲一遍给我们听,每讲到关键处,老师总是反复强调,不厌其烦地重复。
老师说,一个医生看病人不是在经商,积累财富,不是看越多病人越好,能够安安心心把几个病人,甚至十几个病人,仔细看好,就很不错了。
老师现在正找到一片近山的场地,打算盖个中医园,回归山林,把看病的人数减少,普通病由其他医生学生们看。
老师说,人这一生都是在奉献回报社会,你真正肯去奋斗拼搏,十年就够了,你一辈子的衣食住行,通过十年奋斗就足矣!剩下的精力跟生命要用来回报社会,培养人才。
你们回去后,每个月要给我发来几个医案,不管是大病、小病、常见病、疑难病,只要能体现中医精神,看后有启发有意义的都可以。
、用心的人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是我们一直信奉并一直践行的一句话,文人手中的笔纸,如同武士腰上的刀背上的剑一样,不可须臾离也。
花了几天时间打包整理,发现带回广东的唯有书而已,阿发笑着说,秀才搬家都是书啊!
除了书以外,还有厚厚的抄方记录与读书笔记,虽然这两年写了不到十部书,但做的笔记,一本叠一本叠起来,却有人那么高。
平奎帮我们照了相片,以留作纪念,他的照相水平在我们看来是一流的,不是因为他用上好的相机,更不是因为他有专业的照相经验,而是因为他照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认真虔诚。
正如他在药房里做每一件事一样,都是那么一丝不苟,老师也曾经提到,药房的事交给平奎比较放心。
这个时代聪明的人不少,但真正用心做事的太少。真正的岗位事业,需要的不止是聪明伶俐之人,更多的是用心专注之人。
如果你是一个专注用心之人,到哪里你都能够遇到很多善缘善师善友,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同气相求。
附:生发丸制作方法(点开下面的文字即可)
余浩:自己制作生发丸,让黑头发飘起来
正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