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家长们自然是好吃的好喝的给做全了,
可是孩子总是吃不了几口。
精神头也不好,
身体瘦弱、面色差,
容易发困,睡眠却不好,
也不爱动......
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啊,
儿童体质好坏的关键在于脾肾,
脾肾一差,
身体整体水平也就跟着降低,
这些都是孩子脾肾虚弱的表现。
该怎么办呢?
给孩子做几道药膳补一补啊!
第三周
调养脾肾篇
三子止尿汤
选料
白果5粒,莲子15g,芡实15g(鲜者尤佳)。
制法
白果去壳去心、莲子去心,与芡实同入砂锅,清水毫升左右,煮滚后小火煨1小时,汤成前20分钟加入适量红糖。
食法
喝汤食果仁,分2次餐后半小时进食,远寐服。可为4岁以上儿童之餐后甜品。
功效
补肾敛肺,健脾止尿。
应用
小儿夜间遗尿,或多尿症。
注意事项
白果有小*,不可过量服食。
花胶猪肚汤
选料
猪肚1具,花胶20g,白萝卜g,香芹2-3根,胡椒5g。
制法
★花胶切丝后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白萝卜洗净戳长丝条,香芹洗好摘去叶子切粒,猪肚用盐及生粉内外洗净后,胡椒捣碎纳猪肚内;
★将浸泡过的花胶连水和猪肚同入高压锅,加适量清水,猛火煮滚,再中小火压30分钟左右;
★待锅中蒸气消除后开锅取出猪肚,同时将锅盖紧,滤干猪肚中水液,晾在漏篓上,冰水浇凉,切薄片待用;
★将原汤锅再煮沸,放入萝卜丝猛火沸5分钟后,倒入猪肚片再沸5分钟,最后加香芹粒和盐等调味,熄火即可。
食法
饭前佐餐,喝汤食肉等。
功效
健胃消食。
应用
小儿消瘦、厌食等。
花生*豆煲猪蹄
选料
落花生g,*豆g,猪前蹄1只,冬菇5个,陈皮3g,生姜3-5片。
制法
★花生、*豆洗净后津泡1小时待用;
★猪蹄剁小件水飞滤干后与冬菇、姜片同入油锅稍煎炒香,滤去油份;
★猪蹄与花生、*豆同入瓦汤煲(或砂锅)中,清水适量,猛火煮滚后入适量料酒、胡椒粉、盐等调味品,慢火煨至猪蹄烂熟;
★陈皮泡软切碎,撒入煲中混匀,再煨片刻,熄火焖10分钟即可。
食法
佐餐食用,分2-3次进食。
功效
补脾胃,强筋骨。
应用
青少年发育迟缓,萎*瘦弱。
淮米排骨鲫鱼汤
选料
鲜淮山药g,薏苡仁60g,猪排骨g,水库鲫鱼一尾,生姜3片。
制法
★淮山去皮洗净切段,猪排骨斩件水飞,与薏苡仁、生姜、清水同入汤锅先煮;
★与此同时,将鲫鱼洗净晾干后入油锅两面煎至鱼皮*脆,滤去多余油份,备用;
★待汤煮至1小时左右后,把煎好之鱼放入汤中再滚至汤色呈奶白色,稍加盐、胡椒粉、葱花等调料即可。
食法
佐餐饮食。
功效
健脾化湿,补气生血,强壮筋骨。
应用
小儿食欲不振,湿热乏力。
海参炖鸡汤
选料
水发海参一条,去皮鸡腿一只(或鸡肉一小块),龙眼肉20g,芡实30g,生姜2片。
制法
上料洗净,同入炖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1.5-2小时。
食法
晨起空腹及晚餐前喝汤吃肉。
功效
健脾固肾,润肺养心,滋补气血。
应用
小儿五迟,生长迟缓。
鸡蛋火腿虾仁羹
选料
家鸡蛋2个,火腿肉50g,虾仁30g,芫荽1根,生粉、骨头汤适量。
制法
清水适量烧开,火腿肉切丁与虾仁同入水中,加骨头汤煮10分钟。鸡蛋与生粉一起勾芡后倒入锅中,边煮边搅拌成羹。将芫荽切碎与盐、胡椒粉、生抽、麻油等加入调味即可。
食法
佐餐食用。
功效
健脾开胃,助阳补虚。
应用
瘦弱乏力,胃纳欠佳。
茯苓止泻粥
选料
鲜淮山50g,茯苓30g,薏苡仁30g,大枣3枚,粳米50g,红糖适量。
制法
鲜淮山去皮洗净切丁,大枣破开去核,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熟为度。
食法
餐前佐餐饮食,每次1-2小碗。
功效
健脾养胃,化湿止泻。
应用
小儿虚性腹泻,便溏等。
摄涎饼
选料
益智仁20-30g,老陈皮3g,椰丝蓉20g,白糖50g,面粉-g。
制法
将益智仁、陈皮捣碎研末,与椰蓉、白糖、清水一同和面混匀,适度发酵后做成15-20个小饼块,下锅烙熟。
食法
佐餐,每次服食2-3个。
功效
健脾益肾,摄涎止遗。
应用
小儿脾肾不足口角流涎,夜尿频多,遗尿。
白金汤
选料
白扁豆20g,鸡内金10g,老陈皮3g,竹蔗1-2小节。
制法
将前三者入铁锅炒香备用,竹蔗洗干净,破小片与适量清水一起煮沸后,将三料放入汤中同煮20分钟,熄火即可。
食法
饭前一小时左右,适寒温随饮。
功效
健脾化湿止涎。
应用
小儿湿盛流涎伴夜寐不安者。
田七板栗焖鸡
选料
田七粉10g,板栗g,枸杞20g,瘦光鸡一只,生姜3片,生粉2茶匙。
制法
★板栗去壳、皮洗净,瘦光鸡洗净去头脚,斩件切块,加老抽适量,稍腌入味后,与生姜一起在炒锅中炒香,滤去多余油分;
★后加入适量清水,煮滚后下枸杞、田七粉、生粉等再煮片刻后,倒入砂锅改慢火煨至汤收肉熟,稍加盐及葱花即可。
食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补气生血,强壮筋骨。
应用
青少年发育迟缓、气血不足、面色萎*等。
今天的药膳你学会了吗?
咱们明天的
继续哦!
指导专家
*张杰
医学博士
主治医师
专家介绍
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首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兆胜教授。现主要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药膳养生工作。
专家擅长
擅于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以内科视角运用中医、中西医融合、药膳食疗等方法来调治内分泌系统诸疾:如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肿);糖尿病;肥胖症;痛风(高尿酸血症)。
——END——
来源:广医院药学部*张杰
编辑:养生深圳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