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冬
至
-12-21
又是一年一度非常重要的养生时节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
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
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
即一年的开始
在一天十二时辰中
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
古人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冬至男性饮食推荐
01
羊肉炖萝卜——益气补虚
原料:白萝卜克,羊肉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02
牛膝蹄筋——补肝肾强筋骨
原料:牛膝10g,猪蹄筋10%,鸡肉50%,火腿50g,蘑菇25g,胡椒5g,味精5g,绍酒30g,生姜10g,葱10g,食盐5g,清汤适量。
做法:牛膝洗净浸润后,切成斜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水蒸约4小时,蹄筋酥软时取出,用冷水浸漂2小时,剥去外层筋膜,洗净;火腿、蘑菇成丝;;生姜、葱洗净后,切成姜片、葱段;将发胀后的蹄筋切成节,鸡肉剁成2cm的方块。将蹄筋、鸡肉放入蒸碗内,把牛膝片摆在鸡肉的面上,火腿丝和蘑菇丝调合匀后,撒在周围;姜片、葱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绍酒、食盐、清汤,调好汤味,灌人蒸碗中,上笼蒸约3小时,待蹄筋熟烂后,立即出笼,拣去姜片、葱节,调味后即成。
03
银耳煲鸡汤——延年益寿
原料:银耳40g,鸡1只,罗汉果4个,南杏少许,红萝卜g,姜2片,盐适量。
做法: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浸透;鸡剥好,去内脏,焯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红萝卜去皮,切厚块。加适量清水人汤煲煲开后,放入鸡、罗汉果、南杏、银耳、红萝卜及姜,煲开后,改用慢火继续煲约3小时左右,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饮用。
04
玉米须炖蚌肉——降压固精
原料:玉米须50g,蚌肉g,料酒、精盐、葱、姜、花椒各适量。
做法:将玉米须洗净,葱、姜拍破,蚌肉去杂洗净。将玉米须、蚌肉、葱、姜、花椒、料酒、盐同放入锅内,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至蚌肉熟烂,拣去玉采须、葱、姜,调好味即成。
05
牛肉红枣汤——补中益气
原料:牛肉g,红枣20g,精盐、料酒、姜片、味精各适量。
做法:牛肉洗净切小块;红枣洗净。将牛肉块,红枣同人砂锅,加清水适量,放人料酒、姜片,炖至牛肉熟烂,加入精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提醒:以上五大滋补食谱,都是适合冬至滋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需要滋补的方式不同,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滋补。
冬至饮食养生要注意“三多三少”
养生专家提醒说,在养生学上讲,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但公众在饮食养生方面要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而以冬至为起点,此后的27天,是我国传统的“三九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冻哭人的“三九天”,是疾病最爱扎堆的时候。
01
饮食:宜温补,戒寒凉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阳气开始生发,正是人们补阳气、养正气的最好时候,可多吃一些温补食物,寒凉性食物要少吃。
02
起居:早睡晚起,多晒太阳
冬至后,要注意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因此,要早睡晚起,多晒太阳。
03
穿衣:防寒保暖,气血通畅
冬至过后数九天,小寒大寒又一年。冬至过后,就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气愈加寒冷,更要注意防寒保暖,这样气血才会顺畅。
04
运动:动中求静,强心肺
冬季人体阳气弱,心肺负担重,不建议运动过大,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在家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室内慢跑、做体操等。
05
情绪:静神少虑,平衡心理
宋代医学家陈直曾言:“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就是告诫我们注意心理保健,要静神少虑,平衡心理,方能杜绝因情绪而造成的疾病。
冬至来了,很近了
您做好准备了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