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寒
TUhjnbcbe - 2021/2/24 4:41:00

明日04:39:42我们将迎来农历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大寒者,寒至无复加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经°时,即为大寒。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按照传统,每到大寒时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春节的到来。您家开始准备了吗?和家人一起来看看大寒的健康提醒吧!

大寒节气,母鸡感知到春天的阳气生发,准备孵小鸡,孕育新的生命。

征鸟指鹰隼之类的飞鸟,厉疾是厉猛、捷速之意。征鸟盘旋于空中猎食,准备寻找食物以御严寒。

大寒时节,水面的冰结得最厚,且冰面坚硬。

—喜迎年—

“过了大寒,又一年”,大寒节气到来之后,新春也将如约而至,家家户户要开始准备过年了。赶年集、买年货、煎炸烹制各种年肴,准备祭祀供品,拜祭祖先神灵。喜迎新年的到来!

—吃糯米饭—

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此时节,在民间形成吃糯米饭御寒的习俗。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尾牙祭祀在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祭拜。

以供品感谢土地公的庇佑,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阖家安泰。

过了大寒,将迎来新一个节气轮回。此节气,是五运六气的「初之气」,是春季萌发前的关键积累时期。养生要讲究养精蓄锐,暖身养中、温肾健脾,以助来年阳气生发。

起居调养

早睡晚起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强调:“冬三月,此为闭藏”,寒冷的大寒时节,生机潜伏,万物蛰藏,起居方面自然应顺应冬季闭藏的特点,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防止寒邪入体,引发疾病。

居室通风

居室在保暖的同时,还应时常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对于空调常开的室内环境,还应加强空气湿度。

穿衣防“五寒”

一防颈寒丨颈部为人体“要塞”,穴位血管密布,冬季最易引发颈椎病,可戴围巾穿立领装;

二防鼻寒丨天气转凉后,空气凉而燥,最易引发鼻炎,可晨起用热水揉揉鼻子,促进鼻粘膜血液循环;出门带上口罩。

三防肺寒丨冬季多发风寒感冒,可多喝热粥汤羹,驱寒润肺。

四防腰寒丨冬季肌肉收缩,易压迫神经造成腰疼,且肾喜温恶寒,可双手搓腰暖肾阳,穿衣不露腰腹。

五防脚寒丨脚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冬季寒冷,可常泡脚,暖身同时又放松身心。

饮食调养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寒是寒气到达顶点之时,也是冬天最后一次进补的机会。此时节饮食应少食生冷,多吃暖性食物。如桂圆、大枣、红糖、小米等阳性食材。

另外需要注意补而戒腻,要先养好脾胃再做进补。

身体调养

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此时调神,当以收敛、封藏为主,以保护人体阳气。艾灸疗法的温热传导不仅能发挥强大的活血、暖身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调整全身的气血经络,对冬季常见病有很好的预防和调理之效。

大寒养生,别忘了艾灸

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此时调神,当以收敛、封藏为主,以保护人体阳气。艾灸疗法的温热传导不仅能发挥强大的活血、暖身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调整全身的气血经络,对冬季的常见病有很好的预防和调理之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中衍生出的各种应节食俗和习俗,包含着美好寓意。

过了大寒,春天将至,万物更新,在这最后的一个节气里,我们更应该颐养身心,以待来年的惊喜。

往期经典回顾

惊蛰

春分

清明,上清下明,艾灸与自然同气相求

谷雨

立夏:由“生”到“长”,五脏转为“心”

咨询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