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整体观的“时间整体观”是以五运六气为核心内容,用阴阳五行等推演模式将年、月、日、时与道、运、气、候等相结合,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将各种时间概念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时序各有不同的主气,人与自然相应,人体内在的阴阳,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节气养生灸与平时艾灸的最大优势,就是不仅仅有着艾灸自身的作用,而且借助了独特的天时能量,以天地自然的能量场促进人体机能的调节,以天地自然的阴阳生发、变化来促进人体内阴阳、气血的调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调理效果。节气养生灸是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气血阴阳的关系,不仅仅只是一种特异性的对某种疾病有预防作用的方法,更是一种兼顾全身整体机能调节的扶正固本的方法。
天时灸(节气灸)是祥云灸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灸法。中国传统养生的原则首先是顺其自然,天时灸(节气灸)就是遵循顺其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来进行艾灸养生的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在养生过程当中要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自然的运化、自然的变化,与自然同步,这是养生的一个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养生的高境界,是利用和实践天人合一的保健养生方法,天时灸(节气灸)就是充分体现了因时制宜、天人相应预防养生思想的,一种独特的艾灸养生方法,是艾灸养生的一种高境界。节气是古圣先贤的智慧所发现的天地自然的一个运变规律。例如冬至是天地间一阳所生,夏至是一阴生,是天地阴阳达到一个极点之后,进行的生发和转化,二十四个节气就是天地阴阳生发、运化、转化的一些关节点,时间上的节点,是天地阳气生发、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古代的圣贤、养生家发现人和自然是一体的、是同步的,当天地的阴阳发生转化的这个时刻,人体内的阴阳、气血也在发生着同步的变化和转化。所以天地之间冬至一阳所生,人体内也是一阳所生。二十四节气对应着人体的二十四节脊椎,冬至一阳生,对应的就是第五节腰椎。夏至一阴生,对应的是第五胸椎。在节气相对应的脊椎节段,在节气发生的时刻前后,脊椎节段里面发生着微妙的能量变化。二、六大艾节除了二十四节气,其实一年之中,还另有六大人与自然对应的节点,它比二十四节气更重要,能量更强大。是那六大节点呢?古人有传教:“天运三五九,岁夕两相交”。天运三五九,就是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岁夕两相交又是什么意思呢?岁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叫岁,故过年叫迎新岁,夕乃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故曰除夕,除旧迎新,岁夕两相交就是新旧交接,亥子交会,就是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 加上一月初一,就是四个了,还有冬至,另外一个有立春、夏至、七月初七(七夕)三种说法,不同时空,侧重不一,都好。冬至一阳生,是天地阴极阳生,阳气开始生发的好日子,这个基本上都知道,其特殊性重要性就不多说了;立春意谓春天到了,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美好的日子,自古民间就有接春的习俗,敬香礼拜,放鞭放炮;夏至则是阳气运化到极点,阳极阴生的转折点;七月初七现代人都知道是古代的情人节,情人节涵藴阴阳调和的妙义,七月初七基本在一年的中间,阴稍多一点,故以女子为主,是有女子七夕乞巧的传统,据此我们将其定位为艾女节,有倡导尊重女子的心意,所谓女子半边天,阴阳调和,皆大欢喜。七月初七不仅是七夕节,艾女节,还是道教的重要节日——“五腊”之一的道德腊。古籍记载:“五腊日者,五行旬尽,新旧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气,添神请算之良日也。”其日可谢罪、请福、服气、沐浴、祭祀等。逢此六大天时,过去修炼家会举办法会以祭祀祈福,师长会讲课传道,会通过静养修炼,主动与天地对接融合,获得身心的愉悦与健康。对接时辰主要为子午卯酉。祥云堂(灸谷)从事的是大健康事业,主要研究的是艾灸养生。为弘扬艾灸文化,推动艾灸养生大普及,祥云灸谷巧妙的将传统的特殊天时与艾灸养生相结合,创新制定了六大艾节。将岁夕两相交与立春连合为天艾节,五月初五与夏至连合为地艾节(大艾节),七月初七七夕为艾女节。一年十二个月,每两个月有一个艾节。二十四节气是一个月两个,六大艾节则恰恰相反,两个月一个,可见其能量之悬殊。六大艾节分别为:一.艾阳节——冬至:冬至是传统中国最大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艾灸,人体阳气与天地阳气一起生发,故冬至是艾灸的最佳时节,冬至不艾灸,错过等一年。冬至开始艾灸,坚持九九八十一天,定有丰厚受益。二.天艾节——春节: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过年,是中国和华人世界共同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为传统天腊日,也是祭天、祭神与祭祖之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普天同庆,举国欢庆,走亲访友,交流感情。是以艾传爱、宣扬艾灸、自灸互灸的好时机。三.艾儿节——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此时正处于季节交换,阳气虽渐发,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易患病,尤其是小孩,免疫力较弱,要特别注意养生防病。三月三为艾草幼苗时期,恰如幼儿初生,以此时嫩艾为婴幼儿、儿童、少年沐浴,加之以艾灸,可滋养益护。四.大艾节——端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为艾草成熟季节,家家悬艾,人人喜灸,护正驱邪,大艾无疆。端阳起有九*日之说,百病易生,加之盛夏来临,三伏将至,是一年当中艾灸养生,尤其是冬病夏调、冬病夏养的好时机。五.艾女节——七月七:农历七月初七是女士祈求上天赐予心灵手巧和美满幸福的节日,称为乞(七)巧节,七七之日是盛夏阳极阴生之后滋阴养阴、阴阳平衡的好时机,尤其适合女士艾灸养生。艾女节也叫艾(爱)人节,互相关爱,相亲相爱,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平衡方才好。六.艾老节——重阳:九九两阳相逢,称之为重阳,是中国的老人节,此时即将进入秋冬之交,节气交换,万物收藏,尤适老年人艾灸养生,是弘扬孝道、生发孝心、落实孝行的好时机。六大天时,六大艾节,男女老幼,道法自然,顺时养生,人天相应,皆大欢喜,团圆寿福。三、天艾节——春节天时灸选穴:1.腰俞(含八髎)、2.命门(含肾俞)、3.神阙、4.关元、5.太冲其中主穴为命门、肾俞、关元和太冲,升阳通督,补肾养肝,宜重点施灸。腰俞、八髎、神阙是辅穴,辅助主穴来升阳和回阳。机理:1.腰俞位于人体后正中线上,在人体骶骨之骶管裂孔正中。别名髓府,是督脉阳气生发的源泉,督脉阳气由此灌注上升的入口,乃升阳通督、元气升发之要穴,具升阳通阳、散寒除湿、调经解热、通络止痛之功,对脊柱腰腿及男女泌尿生殖妇科效用尤佳。腰俞位于督脉尾闾之际,乃髓路关窍,古称“水火之际”,内通于肾,为人体督脉阳气升发之关键之处。具有升阳通阳、补肾培元、温补肾阳、滋养肾阴、强腰壮骨、舒筋通络之功,调理下焦、清热利湿、通理肠腑之效。可以调理肾虚腰酸、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风湿疼痛、宫寒痛经等。腰俞位于督脉,督脉通于脑,脑为清窍元神之府,故腰俞具升脑之清阳、安神定志之功,可以调养失眠、多梦等。八髎共八个穴位,位于腰骶部,左右各四个,对称分布。分别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对应骶骨上左右对称的八个骶神经孔。八髎对人体下半身的各种问题有很好的调养作用,特别是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八髎连通盆腔,邻近胞宫,对盆腔里的器官、胞宫有着重要的调养作用,女性妇科的问题,男性的泌尿生殖系统问题,均可以艾灸八髎,同时也有助于腰骶部和下肢经脉气血的畅通。2.命门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命门左右旁开1.5寸为肾俞穴,直接贯通双肾。肾为先天之本。命门者,当两肾之间,肾间动气处,为生命的重要门户,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命门为先天之本,生命之门,具有温阳补肾、补虚壮阳、舒筋活络的功能,为养生保健、益寿延年之要穴。命门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五脏六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命气化活动,命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艾灸命门可激发人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强化生命活力的功能。命门内蕴藏着生命之火。艾灸命门能够温养肾气,有温阳益气、补虚强壮之功用,可用于老年人及各类人群的腰部和泌尿生殖系统、肾脏等健康问题的调养。命门是生命的门户,是人体元阳能量、生命阳气的根本所在。艾灸艾灸命门可以温补阳气,培补元气,为温阳要法。阳气亏虚,肢体畏寒怕冷,气短乏力,腰酸发凉,性功能减弱,遗尿,尿频等,都可以艾灸命门。五脏六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都由命门激发和推动,如果命门区域的经络受到阻塞,循环的气血虚弱,就会导致肾气虚损,应重点艾灸命门区域,温阳补肾,温经通络。肾俞位于腰部,命门穴旁开1.5寸处。肾俞内应于肾,为肾气传输、贯注之处,是调养肾气的重要腧穴。肾俞具有补肾益气、益肾助阳、纳气利水等功能。肾为脏腑之本,肾中精气阴阳对先天脏腑的生成和后天脏腑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肾藏先天之精,为生命之元始,呼吸之根本。医学经典《脉诀汇辩》中说:“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肾气由肾精所化,又分为肾阴、肾阳两部分。肾阳为脏腑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推动、温煦、激发脏腑的各种功能。肾阴为脏腑阴液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抑制、滋润、宁静脏腑的各种功能。故肾中精气所化的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和命门构成一个整体,左肾、右肾和命门构成人体阴阳运化的阴中阳、阳中阴及阴阳平衡点。肾俞命门同时艾灸,易于形成更佳的整体养生效果。故艾灸命门、肾俞穴,补养先天之本,滋补肾阴肾阳,培补人体阴阳之本,补养五脏六腑阴阳气血之根本,固护生命本源的能量,是维护健康、补养精力、益寿延年的良方。3.神阙是人生命的起源之处,先后天无有阴阳二气交汇聚集之地,是人母体先天和胎儿联系的通道,也叫命蒂,乃先天真息潜藏之处,生命之根,通五脏六腑、周身百骸。在生命孕育的过程中,元气由此流布人的五脏六腑和全身百骸。艾灸神阙穴,可以培补脏腑的元阳之气、生命的元气,具温阳补气,补肾健脾,温养五脏之功,温养脏腑的元气,补益人体之虚损,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有延年益寿之功。《*帝内经·灵枢·岁露》篇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艾灸神阙穴,打开接连先天的门户通道,与天地同步,生发人体阳气,滋养五脏元阳,回纳督脉及周身阳气,补益和固护生命的能量,促进人体经络气血、生命能量与天地自然同步运化。4.关元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会,乃一身元气之所在,藏精之所,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长期艾灸关元,可以温肾固本、补肾培元、固精和血、补益虚损、通调冲任、调经理血,使人真元之气充足,促进健康,延缓衰老,凡元气虚损诸症均可使用,是补气培元的重要穴位,对男科、妇科、泌尿生殖系统都有非常好的调理效果,是养生保健、强壮体质的重要穴位,是养生的重点穴和常用穴。立春、春季艾灸关元,可以促进人体元气的生发,升阳通督、滋水涵木、补肾养肝,促进人体阳气的升发和气机的调畅。5.太冲为肝经之原穴,滋养肝气,调畅气机,养肝安神。祥云灸谷天艾节——春节天时灸,根据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理论,和《*帝内经》“春夏养阳、春季养肝”的养生原理,在立春和春节的养生天时,制定了升阳通督、补气养阳、滋水涵木、补肾养肝、调畅气机、扶正怡神的艾灸养生方案。通过艾灸腰俞八髎升阳通督、升发阳气;艾灸命门肾俞滋补肾阴肾阳、温煦命门的生命能量,以期达到滋水涵木、补肾养肝、调畅气机的养生收效;艾灸神阙升发生命的本原能量,培补脏腑的元阳之气,以收扶正怡神之效;艾灸关元生发培补人体元气,滋水涵木,滋补肝肾。艾灸太冲滋补肝之原气,养肝安神,调畅气机。腰俞、八髎、命门、肾俞、神阙、关元、太冲诸穴合用,共奏升发元阳、阴阳双补、滋水涵木、补肾养肝、调畅气机、扶正怡神之效,以收元阳升发、气血调畅、身安神怡、身心康泰之功。春节天艾节天时灸时间:祥云灸道之天时灸的时间是艾节当天和前后各三天,共七天。节气灸的时间是节气当天和节气前后各一天,共三天。节气交接的具体时刻,前后各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艾灸更佳,他灸自灸都好。如节气时间在夜间或凌晨,可适当调整,不必拘泥刻板。今年的春节天时灸的时间,是2月9日至15日,一共艾灸七天。天艾节——春节天时灸,前后又有立春和雨水的节气灸,请朋友们高度重视天时灸与节气灸,身心共养,身心健康。“春节艾灸,迎春传爱,升阳纳福”。祥云灸谷天艾节——春节天时灸,以艾传爱,让全家人的健康欢乐、幸福长寿从艾开始!祝所有的朋友们珍惜天时,把握天时,顺时养生,皆大欢喜!祥云盈门,瑞气满堂,身心康泰,团圆寿福!以爱传艾艾的奉献灸的温暖
艾灸养生·艾大家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