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露从今夜白
白露
“
白露节气,
基本简介。
?
暑热渐散,风乍起,
竟有了秋的凉意,
甜醉人的桂花就要香起来了,
好生适意!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白露过后,我国就真正进入了秋季,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天冷,蚊子也不再活跃,所以还有“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说法。
?
“
一节三候,
各有讲究。
白露有三候:鸿雁来;元鸟归;群鸟养羞。
一侯鸿雁来:按古人说法,鸿大雁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侯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三侯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
“
养生之道,
顺应天时。
白露养生:
一要重视保暖;二要防止秋燥
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过后,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体,尤其要注意腰腹部、膝关节的保暖。
疾病预防
从“处暑”到“白露”,变化最大的就是昼夜温差了,可以说“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气温明显开始下降,早晚须记得及时添衣,以免着凉。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稍不留神,就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等风寒痹证。
“白露”时节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也就是俗称的“秋燥”。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滋阴益气、养肺润燥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石斛、山药等,可入药膳,也可煮茶饮,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饮食调养
“白露”是一个表示天气转凉的节气,这时候的饮食也须注意不可贪食寒凉,否则极易损伤脾胃阳气,造成秋季腹泻等,为许多慢性胃肠疾病埋下隐患。
饮茶:“白露”时期的茶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常饮白露茶,也能去秋燥。
米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米酒列为药酒之首,认为其具有补养气血、暖胃养胃、健脾助运、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等功能,尤为妇女、老人、体弱者的滋补佳品。“白露”时节适当饮一些米酒有助于暖胃祛湿,益气滋阴。
?
“
古风之韵,
白露诗词。
《诗经·蒹葭》
(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
?
编辑:王静(歆妍)
杭州市市民健康生活馆
掌握最新活动资讯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