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上次和王明聊完之后,徐照终于知悉了他的野心。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筹划公司上市、不声不响却即将完成的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公司的收购等一系列操作都预示着,他的终极目标很可能是打造一家所谓的民营金控集团。
只可惜这条路在徐照看来,道阻且长,而且到目前为止,明远集团可谓毫无进展,压根就没有一块拿得出手的金融牌照。要知道,坊间一致认为,只有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金融租赁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金融领域拥有牌照、实际经营或者实际控制该行业企业的公司,才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金控集团,而其他的那些,只能算是“伪金控”,骗骗外行人。(当然,还有地狱模式:集齐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基金、期货这7个牌照,也就是所谓的全牌照金控集团。)
最近这些天,徐照背后没少做工作,比如说收集各种监管信息、拜访监管方面的朋友、请教业内资深人士、打听同行类似操作情况等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完成之后,之前仅存的一丝侥幸都化作乌有,并得出最终结论:未来三年,明远集团想要在A股借壳上市成功,几乎不可能,因为为数不多符合要求的壳,其他家早就在推进,而且步伐之快,已经很难再追上。
事已至此,合作是不可能再合作的,只是让徐照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按理说,王明应该也清楚这种情况,那么为何还煞有其事的提出合作呢?背后人脉能量巨大?还是只是为了暂时稳住他们,如果是后者,那未免也太得不偿失了吧。
随之而来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现金管理产品募集而来的资金,不为王明所用,那么又该投向何方?随着募集规模越来越大,之前找好的那几个投资标的已经接近饱和,徐照一是不想,二是不敢,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车上。
原本还想依托王明的资源,再找些国企过桥的项目,可一旦拒绝合作,估计计划也会随之泡汤,至于港股打新,有了前车之鉴,接下来投资规模肯定会受些影响,他也不抱太大希望,思前想后,着实有些两难。
三月下旬,在和总部几位高管以及各分公司负责人再次交换完意见之后,徐照最终决定,婉拒王明的提议,仍旧按照公司之前的规划来走。王明方面,除了表示遗憾并且尊重徐照他们的决定,并未表现出任何异常,只是暗地里,却小动作不断。
宁波之行,有了关键人在中间牵线搭桥,把客户做进来并非难事,在权衡了很久之后,苏辰还是让客户买了三千万的信托和两千万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至于阳光私募和港股打新,还是等合作过一次,加深了他们和客户本人之间的信任感以后再说。业绩自然是挂在吴青的名下,就连提成,苏辰都没要,只是让吴青记得找合适机会给自己那位发小表示表示,他就不出面了,各论各的。
以吴青的能耐,对这种事自然是熟门熟路,既然苏辰不把她当外人,她也懒得再矫情,只是作为回报,在床笫之间,愈加逢迎,两人抓住有限时间,杀得难分难解。
年3月22日,高尔夫市场活动如期举行,虽然没有邀约客户,但是按照公司规定,苏辰还是去到了现场,不过他本人对这项运动兴趣不大,也不像有些同事,以此来结识客户,所以全程都在协助市场部的同事,做些后勤保障工作,只是在快结束的时候,加了几个美女销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