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吃不下。我怎么了?”
一直以来,小玉总是以“吃货”自居,不仅好吃,几乎各种吃货都有。她经常吃得很饱,一日三餐没有规律。她贪吃的时候就翻零食或者点外卖,不管是不是该吃饭了。
但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小玉就感觉食欲下降,对以前喜欢吃的东西也渐渐失去了兴趣。玉以为自己是吃了喝了消化不良,就去药店买了些助消化的药,给自己煮了一锅山楂水喝。
然而,小宇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她吃不下东西,大便也变得黏糊糊的。一天早上醒来,小玉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变*了。她意识到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而不是消化不良,于是去看了中医。
听了小玉的故事,医生看了她发*的脸色和舌苔,对小玉的病情做出了诊断:——脾虚严重。
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会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气虚等问题。
一、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虚人的三大危害可见一斑。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主运化,是后天获得的。一旦功能受损,食物的运输和转化能力就会降低,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
那么,大部分脾虚的人有什么特点,或者说有什么危害?
首先,生活中脾虚患者往往容易肥胖。这种肥胖是因为运化运化能力下降,是脾虚的典型症状。这种症状的出现意味着身体对食物的代谢能力也会下降,导致食物在体内堆积,从而导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肥胖是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但脾胃功能减弱,吃进去的食物在体内堆积。但由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导致人面色发*,精神萎靡,血虚气虚,怕冷怕热等。
此外,脾虚弱时,水谷运化能力下降,多余的水湿侵入,导致大便变稀,排便次数增多。
虚即虚,脾虚,所以要补脾。
二、归脾丸:心脾同治,气血双补。
脾虚的危害这么严重,那么脾虚的人应该怎么调理呢?
说起脾虚,归脾丸这个词可能会冲进很多人的脑海。
归脾丸的关键是它的成分,能心脾同治,气血双补。
归脾丸中既含有当归、桂圆、酸枣仁等补血养血的成分,也含有远志等宁心安神的成分,共同起到补心血的作用。而脾又是运化水液和统血的器官,因此归脾丸可以起到治疗脾不统血的作用。
另外,归脾丸中的白术、茯苓、人参、*芪和甘草有补脾气的作用,气和血是互生的,补此就是补彼。因此,归脾丸可以做到气血双补。而这种功效和补中益气丸是不同的,后者虽然也能补气,但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将气机上提来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主适应症是脾胃气虚。归脾丸则在补脾补气的同时,多了养心养血的作用,心脾两伤均可适用。
归脾丸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医学的进步,归脾丸更多的作用也逐渐被发掘出来。
?
三、旧药新用,归脾丸还能治疗4种疾病
除了治疗脾虚,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归脾丸还能治疗以下4种疾病。
1、冠心病
中医认为,脾的盛衰决定了心脏气血的盈亏。而归脾丸的功效正对应了冠心病健脾养心、气血双补的辨证治疗核心,因此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归脾丸治疗冠心病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来进行服用。
2、缺铁性贫血
一旦脾胃受损,对于食物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导致气血化生受阻,最终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出现。服用归脾丸可以健脾、补血、益气,从而达到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目的。
3、高血压
研究人员曾对18名由心血不足、气血两虚诱发高血压的患者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患者服用归脾丸15~24天,血压即可稳定在正常水平。且在之后的半年至一年的随访中,患者的血压亦维持在正常水平。
4、神经衰弱
临床研究发现,神经衰弱患者在服用归脾丸两个疗程之后,精神不振、耳鸣和失眠等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
当然,随着归脾丸的功效被不断挖掘出来之时,它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也显现出来,表明它并不适合某些人群服用。
?
四、归脾丸虽好,但3类人别用
归脾丸对于人体的滋补作用是很明显的,长期服用可能会使人出现上火的情况,因此需要注意控制好剂量和服用时间。若服用不当,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这3类人并不适合服用归脾丸:
首先,牙痛、喉咙痛、冒痘等上火的人群,这类人服用归脾丸会加重上火的症状。
其次,风热感冒、气滞血瘀等实热疾病患者,如果服用了归脾丸,其中的补益作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此外,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等外感性疾病患者。因为归脾丸治疗的是心脾方面的里证,而不是外感性的表证。
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好吃生冷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对脾胃的损伤很大。而脾胃一旦受伤,又会反过来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简直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脾虚的治疗,除了可以辨证使用归脾丸,还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
参考资料:
[1]《归脾丸、逍遥丸、补中益气丸,这些最熟悉的中成药还有很多新作用》澎湃新闻..10.08
[2]《胸闷气短可服用逍遥丸、归脾丸》人民网..08.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