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是老年人活动的最佳时段
巳时脾经当值。脾主肌肉,此时锻炼便可借天时以养脾,健身效果是最好的。按照中医理论,“脾主全身之肌肉”,这与大的运动化功能是分不开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等物质在脾的作用下被输送到全身各处,并生化成气血以滋养肌肉,为身体的活动提供充分的热量。脾的功能正常,则肌肉丰满,壮实有力。如果运化无力,带不走水谷精微,就会造成脾虚或脾湿太重,甚至慢慢感到连吃饭都不香了。人上了年纪后之所以出现肌肉松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就是因为脾脏艾弱、运化无力的缘故。巳时气血正好流注脾经,此时脾经是最旺盛的。它吸收了胃传来的食物,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处。肌肉得到足够的营养就会“蠢蠢欲动”。这时我们就会产生“活动筋骨”的遗愿。
早起来得太早进行锻炼,大家也许不知道,其实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甚至有可能是空气污染严重的时段。根据气象统计计算资料表明,一天中,清早的空气指数很不好(尤其是5-8时)。健康养生专家指出,这个时间段陆地上空的近低层大气,都会出现逆温层,其高度为-米,这个温层就像一个盖子一样,使城市中较多的烟层和杂质聚焦在其下面,再加上清晨空气扰动小,致使烟尘杂质非常不容易扩散到高空和周围去,这样清晨锻炼身体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为了健康还是选择巳时,也就是9-11时,进行简单的运动,不但健脾养胃,还能促进身体健康。
食疗解决方法
脾虚调理古方食疗:
八珍糕
分“男八珍”和“女八珍”。下面介绍的慈禧所用的八珍糕是“女八珍”,由乾隆的“男八珍”变化而来。“男八珍”即原版八珍糕,又分为两种:健脾消积的和增补元气的。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位非常博学又注重养生的人,这款八珍糕实际上是日常保养用的小药。基础方是:茯苓,白扁豆,莲子肉,薏米,怀山药,芡实。乾隆年轻时食用的八珍糕其余两味药为山楂和麦芽,目的是消食化积;年老后,去这两味而用人参和*参,目的是强身健体。
主治
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身体疲倦,面*肌瘦
药理
“八珍糕”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主要是它那八种药食兼用的中药的功劳。方中茯苓能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利水渗湿,是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之一。芡实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补中益气、滋补强壮、和胃理气、开胃进食。薏米健脾开胃、补中去湿。山药能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劳、祛风湿。扁豆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莲子能健脾补心、益气强志、强筋骨、补虚损、益肠胃。
人群编辑
1、八珍糕发明者,明朝御医陈实功用亲身经历说:服至百日,可轻身耐老。慈禧晚年更是每日食用八珍糕,对年轻女性来说,八珍糕可以消除色斑、粉刺、改善肤色,使皮肤光泽细腻。
2、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3、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预防疾病、益智安神、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4、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有腰膝疼痛、夜尿频多等肾虚症状的人群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5、八珍糕里没有加入任何糖分,淮山药和薏米都是降血糖的食疗佳品,长期食用有明显降血糖的作用。
6、都非常适用。八珍糕培补您的血气,血气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
脾虚饮食疗养生法:
参苓粥
人参3—6克,白茯苓(去黑皮)5—10克,粳米50克,生姜1—2片,食盐少许。
将人参、白茯苓、生姜水煎,去渣取汁,再将粳米放入药汁内煮粥,林熟时加入少许盐,搅合匀。空腹食用。
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不思饮食、日渐消瘦。
益脾饼
白术20克,干姜6克,红枣克,鸡内金15克,面粉克,植物油,食盐各适量。
首先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成药包扎紧,放入锅内,下红枣,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熬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和红枣的核,把枣肉搅拌成枣泥待用。然后将鸡内金粉碎成细末,与面粉混合均匀:再将枣泥倒入,加盐、水适量,和成面团。最后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团,做成薄饼,在锅内放入植物油,用文火烙熟即成。当主食吃。
健脾益气、开胃消食。适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胃痛、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病。
大枣木香肠
大枣20枚,木香6克
大枣去核,置锅中。加适量水,用文火先煮1小时,加入木香后再煮片刻,去渣即成。温服。每日2次。
健脾和胃、燥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白术槟榔猪肚粥
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个,生姜3克,粳米克,盐3克,味精2克。
将白术、槟榔和生姜洗净,猪肚洗净切条,将白术、槟榔、生姜同放砂锅中水煎取汁,去药渣。粳米淘洗干净,加猪肚药汁同煮为粥,煮至米熟粥稠,加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大便泄泻的辅助治疗。
槟榔属破气耗气之品,用量不宜过大。
糯米固肠汤
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粉、白糖各适量。
将糯米略炒与山药一起下锅,加适量水,置火上煮粥,待熟后加胡椒及白糖适量调味品即可。饮服。每日2次
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泄泻。
参芪猴头炖鸡
猴头菌克,母鸡1只(约克),*芪、*参、大枣各十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将猴头菌洗净蒂,发账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的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芪、*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补气健脾养胃。
芪参消滞粥
*芪10克,*参6克,粳米50克,水适量。
将*芪、*参洗净,汤干,粉碎,,入锅加水旺火煮沸后,改中火熬至水剩约一半时,用纱布过滤,弃渣取汁,以汁代水继续煮沸后,加入粳米并改文火煮米至熟即成,每日1次,连服10日为一个疗程。
具有补气补虚、健脾生津、润肠消滞之效。适用脾虚气弱型疳积者食用。
山楂糯米糕
山楂粉克,鸡内粉30克,枳壳粉10克,糯米粉30克,糯米粉克,白糖30克,水适量。
将上料共糅合成面团,分捏成约50克的小块,入蒸置沸水锅旺火蒸至糕即成。每日3次每次1块,温开水送服。
具健脾开胃、消食化滞之效。适于积滞伤脾型疳积者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