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秋增凉,微风寒寒露养生攻略
TUhjnbcbe - 2022/10/22 13:18:00

10月8日,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俗语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提示我们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是天气转凉的重要标志。

寒露过后气温低,昼热夜凉,冷热交替,阴阳之气逐渐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盛。《*帝内经》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需要注意保养体内之阴精,收敛体内之阳气。

寒露过后真的应该注意:

寒露之后防燥

寒露时节防燥,依中医“燥则润之”“寒则热之”的说法,饮食上主张以温润甘酸的食物为主,可选择有滋补脾胃、润肺养阴功效的新鲜蔬菜和应季水果,喝一些养胃健脾的食疗粥,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等。

寒露时节防寒则可以食用一些猪肉、牛肉、淡水鱼,也可以吃一些萝卜,还能化痰。同时注意多饮水,多喝滋阴润燥的汤,不要喝烈性酒等。

保持空气清湿

此外,还需保持空气清新湿润。家里放置一个加湿器,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在家里放置一个加湿器。内衣、鞋袜等贴身衣物应尽量选择棉质类。同时也不能忽略涂抹护手霜、护肤霜保护皮肤,起到滋润的效果。尽管此时的气温降低,但紫外线却不会有明显减弱,所以防晒依然重要。

寒露之后防寒

俗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此时穿衣要注重保暖,尤其不要露脚。脚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所以脚比较怕冷,容易因保暖不当导致脚部疾病。同时,寒从脚下起,双脚处于身体最下端的部位,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偏少,再加上双脚皮下的脂肪层薄,使得我们的双脚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暖。

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又能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缓解或消除疲劳。在泡脚时,加入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在泡脚时,加一些盐,可以清洁脚部杀菌消*、防止脚气病,还可以去除脚部角质,使足部皮肤保持光滑清洁。在泡脚时,加一些花椒药性辛、热,有辛热温中,散寒除燥湿的作用。冬季怕冷且痛经的女性,可在泡脚时加入适量艾草叶,有祛寒、通经络的效果。

寒露之后充足睡眠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注意调整睡眠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适度锻炼

寒露时节,可坚持适宜的锻炼调养肺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应循序渐进。此时,老年人晨练时要多穿一些衣服,注意保暖,年轻人在健身房里也不能仅仅穿很单薄的运动服了。此时的锻炼也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因为过度劳累耗散精气津液。年轻人可选择登高、踢球、健美操等运动,老年人则可选择广播体操、太极拳、太极剑等。寒露后早晚气温偏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再出门锻炼。且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

调节情志

“寒露”过后,万物逐渐凋谢,易使人出现悲伤之情,悲和忧易伤肺。故此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有益于调畅情志。如约两三好友,选气候宜人时候,出去秋游一番。或登高远眺,或骑行观光,享受深秋之景的乐趣。

预防疾病

寒露以后气温不断下降,各式各样的疾病容易发生。建议多喝「刺梨果饮」补充维生素C,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入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增凉,微风寒寒露养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