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北京头条记者5月12日了解到,在“中国新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苗树也发表题为《以新制造与数字化思维推动中式滋补行业创新》的主题演讲,代表燕窝行业贡献中式滋补新一代的智慧力量。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拉开数字化转型大幕,这是新制造最鲜明的特性之一。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食品行业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作为鲜炖燕窝的开创者,小仙炖又一次站在数字化时代前沿,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打响滋补行业“新制造”第一枪。
今年3月30日,小仙炖鲜炖燕窝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产业新锐行动”。
苗树表示,面对新制造的新趋势,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跨越与赶超,首先需要抓住消费需求转变的历史时刻。在过去,是“企业制造什么消费者购买什么”的逻辑,而现在的时代,只有企业找准消费者痛点,围绕消费者需求进行品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才可能拥有未来。
以燕窝行业为例,传统燕窝滋补不再受现代人的青睐,正是由于繁复的制作食用方式,以及长保质期所带来的防腐剂、添加剂等问题,已经不再适合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健康需求。新人群有滋补的需求,但是期待的又远不止传统滋补品,在功能价值之上,他们需要新鲜、便利、服务等叠加价值,需要的是一个替她炖好燕窝的五星级大厨和一个为她做好服务的滋补管家。因此,小仙炖开创了鲜炖燕窝新品类,利用运营新制造和数字化等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
苗树认为,企业在推进向新制造转型的过程中,三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供应链的创新整合能力、自主创新发展能力、数字化能力。行业创新、新制造转型升级不是靠企业自身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企业带动并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共同创新,来创造新价值。
年小仙炖建成了中国首家鲜炖燕窝方便食品SC生产许可的工厂,年3月小仙炖联合中国标准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发布了《鲜炖燕窝良好生产规范》团体标准,把质量管理经验分享给行业。
同时小仙炖正在推动鲜炖燕窝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建立,这对于燕窝行业将是里程碑的意义。年还将继续加强供应链建设,在印尼源头投资建厂加强原料品质的把控,在上海建设第二家鲜炖燕窝工厂,提升长三角地区用户的服务。
其次,新制造需要强大的创新发展能力,能够不断实现技术、工艺、产品、服务的迭代。
确保口感好的同时有利于营养的发挥,小仙炖通过慢速旋转来模拟缓慢搅拌,不断测试得出在38分钟的炖煮过程中,匀速旋转次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确保燕窝的口感和营养的发挥。
小仙炖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颠覆了过往燕窝制品的生产模式。通过引入C2M模式,用户的订单直达工厂,实现了“用户下单后工厂再生产”的按需制造模式,工厂可以精准排产;用户按照年和月进行购买,系统会自动将长期订单拆分成以周为单位的周期订单,按周生产后冷鲜配送,确保为用户提供新鲜的产品;前端开发了周期滋补小程序,用户可以灵活修改收件地址与收件时间,信息同步回传至工厂,真正实现了从客户需求到生产制造到后端服务的全链路数字化运营。
目前,小仙炖已经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数字化生产。年11月河北霸州工厂建成投产。工厂通过数据中台建设,直接链接消费者,实现按需定制。同时运用数字化炖煮设备,保证鲜炖燕窝产品新鲜营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张鑫
编辑/樊宏伟
[北京头条客户端]